医院新闻
我院党委书记张桂琴荣获“2021年度医学人文院管专家”称号
- 文:转载:医师报
- 日期:2022-04-02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作为一所百年老院,一直以来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用医者仁心护佑人民的生命安全,用人文、贴心的服务赢得百姓称赞与信赖。医院早在2017年就获批“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山医院党委又被中共辽宁省委、大连市委分别授予“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大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受到辽宁省和大连市三甲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最高褒奖。探寻中山医院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医院党委书记张桂琴同志把她归结为一种文化,就是坚持党建引领,建设适应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文化。
党的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相融合
中山医院一直秉承以患者为中心,以职工为核心的人文理念,将医院党的建设与医院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全面推进核心价值文化、廉洁文化、服务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在护士节、医师节、教师节等特殊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以党建促纠风,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作风建设中,不断提升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我们把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在就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加以解决。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大力弘扬职业精神教育,让人民群众从我们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服务作风中,感受到党的作风,感受到我们社会的良好风气。”
张桂琴介绍,庚子初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后,为确保患者拥有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中山医院党委迅速成立了16支党员应急志愿服务队,设立了575个党员先锋岗、221个党员责任区,由院党委牵头,从全院各支部抽调党员医护人员,充实到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的高危岗位开展工作,坚决守好医院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口。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后,医院所有党支部轮流派党员医护人员值守预检分诊,他们牺牲了个人的休息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党的建设与志愿服务相融合
阿戛小学是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员志愿服务基地,坐落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的大山里。
2021年3月17日,张桂琴率领医院各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等远赴阿戛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发现小学生中有一些留守儿童衣着不整齐。回来后就在全院开展“学党史、践初心、话担当、送温暖”志愿服务爱心捐款行动,医院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民主党派成员以及教职员工2000余人积极踊跃志愿捐款。随后在大连市爱心企业的大力支持下,为阿戛镇10所小学的2700多名小学生每人制作了夏季和秋冬季两套校服。作为六一儿童节礼物,赠予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阿戛镇的全体小学生。
张桂琴介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2020年在阿戛小学挂牌设立党员志愿服务基地后,开展了“山海连心闻书香,志愿服务伴成长”党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医院党委以党支部为单位,为阿戛镇中心学校15个班级建立了图书角,为学生们捐赠课外读物和学习用品5000余册,捐赠牙膏牙刷1200余套,多次派出临床专家开展小学生健康科普系列知识讲座。2021年,医院党委进一步扩大党员志愿服务的工作内涵,在阿戛镇启动了3-5年的“儿童龋齿预防工程”,为全镇2700多名小学生进行了牙齿涂氟工作,填补当地儿童龋齿预防空白。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现有医护人员3076人,党员645人。院党委下设4个党总支,6个直属党支部。
近年来,医院党委以建设党员志愿服务系统工程为载体,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红医精神,全院医护人员以保障民生健康为己任,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用仁心仁术诠释医者使命。
自闭症儿童的日常生活大都无法自理,在治疗和训练上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费用,患儿家庭的负担很重。为此,医院成立“自闭症爱心团队”,内科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们开展精准帮扶服务,捐赠了大量的衣物、书籍、玩具,为患儿进行专业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为患儿检查,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爱心团队”每月定期为患儿捐助治疗费用,直至目前已捐助近40万元,让家长和自闭症儿童能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党的温暖。
作为大学附属医院,医院党委不忘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工作职责。在学生中组建“红医为民,红心向党”公益团队,聘请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作为指导老师,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特长,开展创新服务活动,引导医学生增强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和医学使命,培养又红又专的医学人才。
在先行者的带动下,医院全体党员投身志愿服务基地的热情持续高涨。截至目前,中山医院已经建立了包括贵州省水城区阿戛小学、长海县人民医院、松山颐养院等15个党员志愿服务基地。
为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推动分级诊疗模式,医院党委根据党员志愿者的业务专长和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在医联体、社区门诊设立心脑血管诊疗、高血压与糖尿病治疗、埃尔斯海默诊治等9个党员专家工作室,大家轮流出诊,让社区居民一出家门就可以享受三甲医院的专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