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想让孩子少生病,这些事千万别做!
- 文:儿科
- 日期:2022-02-10
孩子烫伤了,不要挑水泡
- 孩子烫伤后起水泡,千万不要自行挑破,更不能撕去水泡皮。
- 如果自行挑破水泡,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万一因感染引起并发症,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75%以上!
- 孩子烫伤后,正确的做法是:冲、脱、泡、盖、送。
不要大力摇晃婴儿
- 婴儿哭闹时,很多家长都习惯用“摇晃”的方法来哄孩子。但剧烈摇晃婴儿,可能引发“婴儿摇晃综合征”。
- 摇晃婴儿综合征的初期症状可能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烦躁不安,接着出现抽搐或意识不清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或死亡,也可能会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不要嘴对嘴亲宝宝
- 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携带有EB病毒。如果嘴对嘴亲宝宝,极可能传染给孩子。
- 虽然大多数感染EB病毒的患儿都是轻症,但也有少部分宝宝会出现凶险的并发症。特别是有遗传缺陷的孩子,可能会发生噬血细胞综合征。一旦发生极为凶险,死亡率高达50%!
- 所以,不要随意亲别人家孩子,尤其不要动不动就嘴对嘴亲。
不要把奶茶当水喝
- 市面上卖的奶茶,大多数是用奶精调和,并加有一些其它成分和各种食品添加剂。长期摄入可增加患冠心病、肿瘤、哮喘等疾病的发生率。
- 奶茶是高咖啡因、高热量、高糖、高脂肪的饮品,青少年经常喝奶茶,容易导致肥胖,诱发性早熟,同时会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
不要乱挤青春痘
- 以鼻梁骨根部为顶点,两口角的连线为底边的一个三角形区域,是“危险三角区”。
- 痘痘或是疖疮、痈,如果长在这个“三角区”,而你又恰好用不干净的手挤痘痘,病菌就容易通过伤口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可能单向流向颅内,继而引发严重的颅内感染。
- 当然,也不是“危险三角区”之外其他地方的痘痘,就可以痛下杀手。只要有细菌入血,都会有导致菌血症的风险。
不要过多使用消毒液
- 有些家长打扫家中卫生时,喜欢大量用消毒液,觉得越刺鼻越干净。殊不知,长期过量使用消毒液,容易导致皮肤、呼吸道的过敏性疾病,比如过敏性咽炎、鼻炎。
- 室内使用消毒剂时,要保持空气流通,使用完消毒剂后也要通风。不管什么化学物质残留在室内,被吸入后都是有害的。
不要憋尿
- 有些孩子沉迷于玩游戏、看电视,会憋尿不上厕所;有的孩子下课忘去厕所,上课想起了,可又不敢去了。还有的孩子,睡觉时不愿起来尿尿。
- 长时间的憋尿,会导致膀胱炎等尿路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肾脏功能。
睡前不要喝果汁
- 果汁里的糖分容易黏附在牙齿表面,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口腔清洁,很快会在牙齿表面形成菌斑,极容易导致蛀牙。
- 其实,果汁没有大家想象那样有营养。把水果榨成汁后,会损失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所含有的果胶和膳食纤维,都留在了残渣中,剩下的大多数是糖分。
- 喝果汁和吃水果完全不是一回事。
不要用棉签给娃掏耳朵
- 孩子的耳道浅小,而且是弯曲管道,而普通棉签太过粗大,容易把耳屎推入耳朵深处,反复堆积,造成听力下降。
- 如果掏耳朵时孩子乱动,家长手一抖,棉签、掏耳勺就会损伤耳道壁导致出血,甚至可能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或听骨链损伤,引起永久性听力下降。
便秘不要吃未成熟香蕉
- 便秘吃香蕉不一定有作用,特别是吃到不成熟的香蕉,还会加重便秘。
- 未成熟的香蕉内含有较多的鞣酸,这种物质会抑制胃肠液分泌,还会减少胃肠蠕动。如果摄入过多,就有可能引起或加重便秘。
- 相比吃香蕉,还不如吃点火龙果、梨、西梅。孩子便秘,最重要的是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
感冒后别剧烈运动
- 有些孩子感冒了,也不当回事,照样上体育课。但要记住:轻度感冒时可以适量运动,但只能进行温和的运动,不能做剧烈运动。
- 感冒后,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再做比较剧烈的活动,就会使代谢更快,能量消耗过多。同时,感冒后人的抵抗力大大降低,病毒更容易乘虚而入,容易引起急性心肌炎,可能致命哦。
不要一咳嗽就喂止咳药
- 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咳嗽,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吃药!
- 其实,咳嗽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通过咳嗽,能帮助人体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病原体、过敏原、以及粘液。
咳嗽看起来简单,找到病因却不容易。只有把病因排除了,孩子的咳嗽才能好转。而不是一咳嗽,就只想着赶紧止咳。
成人药不要掰一半喂孩子
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不能服用成人药。如果孩子生病了,记得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用药,不要盲目减半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