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预防及保健

  • 文:转载:合理用药百科
  • 日期:2021-05-10

众所周知,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和骨组织的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无声无息“的过程,故又被称为是一种“静悄悄”的流行病。本病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期后5~10年女性和60~70岁男性多发。它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也与环境因素相关。有骨质疏松症家族史、饮食不均衡、光照缺乏、运动不足和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酒、吸烟、喝咖啡等,均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我们就要高度重视:比如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骨骼及关节疼痛,常常伴随着腰腿乏力,双下肢抽筋,弯腰、翻身、下蹲、行走等活动困难或受限制。一些患者有身材变矮、脊柱畸形、弯腰驼背,许多患者还反复发生骨折,甚至轻微外力作用,如用力咳嗽、大笑都可能导致骨折,此时会出现明显的剧烈骨痛及肢体活动受限制。

那么,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保健方法有哪些呢?

(1)饮食低盐、适量的蛋白质和富含钙的膳食,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K。

(2)坚持适量的运动。

(3)避免和干预各种诱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如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及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

一旦确诊骨质疏松症,就应该尽早治疗。目前治疗药物药物主要分为抗骨吸收药物、促骨形成药物、其他机制药物及传统中药。抗骨吸收药物主要有:激素替代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双膦酸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的抑制剂。促骨形成药是特里帕肽。其他作用机制药物主要是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维生素K2。有些中成药也有改善症状的作用。医师会根据每个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治疗。

对低、中度骨折风险者如年轻的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水平较低但无骨折史,建议首选口服较广抗骨折谱的药物如常见的阿仑膦酸钠或阿仑膦酸钠D3片,每周1次,1次1片,早晨空腹用200-300  mL白水送服,该类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服药后30分钟内避免平卧,应保持直立体位(站立或坐立),期间避免进食牛奶、果汁等任何食品。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慎用,食管狭窄或迟缓不能、不能站立或坐立30分钟、肌酐清除率小于35 mL/min、对本品过敏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该药。

对口服不耐受或者禁忌或依从性欠佳及高骨折风险患者如多发椎体骨折或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骨密度极低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唑来膦酸、特立帕肽等注射剂型。唑来膦酸一次5 mg静脉滴注15 min以上,每年1次,使用前应充分水化,对本品及其他双磷酸盐类过敏、肌酐清除率小于35 mL/min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该药;特立帕肽每日1次,一次20 μg,皮下注射,并发畸形性骨炎、骨骼疾病放射治疗史、肿瘤骨转移及并发高钙血症、肌酐清除率小于35 mL/min、小于18岁的青少年和骨骺未闭合的青少年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新发骨折伴疼痛的患者可考虑短期使用降钙素(临床常用的有鳗鱼降钙素类似物和鲑降钙素,鳗鱼降钙素类似物如依降钙素每周一次,一次20U或每周2次,每次10U,肌肉注射;鲑降钙素有喷鼻剂和注射剂型。喷鼻剂,建议每日或隔日一次,一次喷200IU,注射剂型建议一次50IU或100IU皮下或肌肉注射,每日1次。降钙素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少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同时注意可能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