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孔祥余医生科学论文在Nature杂志子刊发表
- 文:胃肠外科
- 摄影:胃肠外科
- 审校:宋晓妮
- 日期:2016-03-18
近期,我院胃肠外科年轻医生孔祥余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杂志子刊《Scientific Report 》2016年第6期发表了题为《 A549细胞周期进程中AKAP95蛋白Cx43蛋白结合的动态变化》的学术论文(影响因子为5.578)。《Scientific Reports》是《Nature》出版社下属的综合性学术杂志,能在此刊物上发表学术文章,标志着作者已具备了较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近年来,医院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利用国内外培训、进修、访学等各种渠道,提升全员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孔祥余医生就是在科主任刘文志的全力支持下,在厦门大学“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经过半年的努力,孔医在国内外率先发现Cx43蛋白与AKAP95蛋白结合,并且两者结合与分离随细胞周期各时相呈周期性动态变化,率先发现Cx43蛋白在细胞周期G1期末被AKAP95蛋白载入细胞核内。
以往研究表明:Cx43蛋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Cx43蛋白是抑癌的。癌的发生与细胞膜上Cx43蛋白降低呈正相关。但是在嵌入Cx43基因,使Cx43蛋白表达升高后却达不到抑癌作用;然而,通过维酸钾、CAMP类似物等药物,使Cx43蛋白表达升高后出现抑癌作用。同是升高Cx43蛋白,却出现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孔祥余医生的此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上述问题。药物可能通过阻断AKAP95运输Cx43蛋白进入细胞核,使Cx43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从而达到抑癌作用。为下一步指导抗癌药物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也要进一步探索这个问题,选择特异性强的药物,阻断AKAP95蛋白运输Cx43蛋白,从而达到抑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