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孩子不长个儿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症”
- 日期:2016-11-23
孩子个头不见长,是营养不均还是运动不够?这是家长们最常困惑的问题。而大多数家长的做法是多给孩子补充营养,加强锻炼,再等几年。
“均衡的营养、良好的睡眠和足量的运动对长个儿是必须的。但孩子个儿头不长,就给他多喝骨头汤是没多少帮助的,反而补得发胖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童发育行为门诊医生于晓辉对记者直言道,孩子不长个儿,可能是“生长激素缺乏症”在作祟。
于晓辉大夫说,儿童身高低于同种族、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以上,或者低于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第三百分位,称为矮小症。在众多导致矮小的因素中,因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缺乏所导致的身材矮小,称为生长激素缺乏症。
矮小症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增多,根据抽样调查,中国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现有矮小人口约3900万人。引起矮小的原因,除家庭遗传外,多由疾病所致。内分泌疾病引发的矮小症占临床矮小症患者的50%以上,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障碍。生长激素是人出生以后促进骨骼和器官生长的最主要激素,它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孩子的生长激素缺乏要及时治疗
“我前几天接诊了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很喜欢唱歌跳舞主持,长得很漂亮,像个小精灵一样,但就是个子偏矮。按正常的身高标准应该长到1.54米,但她只有1.33米。她爸爸身高1.8米,妈妈身高1.62米,从遗传的角度个子也不会矮。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她就是属于典型的生长激素缺乏。”于晓辉大夫介绍道,“这个小女孩12周岁零5个月,骨龄还有机会,还可以用生长激素治疗。但是,生长激素治疗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青春前期8-12周岁为治疗黄金期,一旦错过时间,骨骺长死了,基本就没有长高的机会了。”
于晓辉大夫特别提示,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高,一旦发现其生长速率在减弱就要引起重视,而不是盲目去补营养。“现在物质营养那么丰富,孩子只要能很好的消化吸收就足够了。要真是营养缺失,像缺锌、缺铁、缺钙,也应针对性地去补,而不是盲目地给孩子吃营养补品。市面上营养补品种类相对杂乱,虽然也有好的营养产品,但过度去补会产生性早熟、损害肝肾功能等问题,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生长是有一定影响的。”
目前,国内外对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治疗主要采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患儿在每晚睡前半小时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周期一般在1-2年。人生长激素的使用方法与使用时机多主张在生长活跃时,年龄小剂量也少,骨龄超过10岁以后治疗的反应较差,需要使用的剂量较大。据国家相关规定,患者一旦确诊后是有相应的治疗费用补助。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童发育行为门诊在医院推行“单病种负责制”背景下,综合分析实际接诊常见问题,将生长激素缺乏症的筛查诊治作为门诊的一项重点工作。为确诊的患儿建立独立的档案,并设有专业医生进行随访跟踪。
据悉,11月27日周日上午9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小儿内分泌疾病专家王新利主任将受邀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进行义诊,为前来问诊的患儿提出治疗建议。相关问题可咨询电话:62897215。
转载网址:http://ln.qq.com/a/20161122/0135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