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血液恶性肿瘤
- 文:宣传策划部
- 日期:2019-08-22
一年前,61岁的张阿姨被确诊多发性骨髓瘤,这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张阿姨来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经过2个疗程治疗,达到很好的效果.为了长时间维持疗效,血液科方主任及治疗团队认为,张阿姨的情况适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经过全面评估达移植要求,按照最新的治疗指南,给予张阿姨进行移植前预处理,回输了造血干细胞,在层流病房治疗26天后,连续复查血常规显示一切恢复良好,患者不良反应甚少,于8月5日顺利出院。
长期以来,人们都用“不治之症”来形容恶性血液病。那么,这种病真的是难治甚至不治吗?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方美云主任说:在化疗、免疫靶向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整体化治疗时代,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只要患者年龄不超过65岁,一些容易复发的难治性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都可以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这种治疗方法至今仍然是国际首推的一线治疗方案,可让患者生存率大大提高。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延长“血癌”患者的生存期
对于全身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来说,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如何巩固和维持化疗效果?还有其他办法吗?方美云主任的回答是肯定的,她介绍说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优选的方法之一。
在人体内,有位于骨骼内部柔软的、海绵样的物质——骨髓,它富含造血干细胞,具有造血功能,同时也是全身免疫系统的中心。造血细胞在接受化疗时受损伤最为严重,加大化疗药剂量,可以更多、更好地杀灭肿瘤细胞。为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前,先将部分造血干细胞采集、冻存,化疗后再通过复苏等程序将它们回输到患者体内,就能达到重建患者造血功能免疫系统的目的。
方美云主任进一步解释说,若想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就须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这就决定了化疗药物的用量往往需要达到“亚致死”程度,如此一来,患者身体里的好细胞也会遭遇重大打击,包括大量正常的造血干细胞,于是,化疗后就得靠这些“种子”在患者体内“生根发芽”,来让身体得以恢复。
如今,采集造血干细胞已不使用“抽骨髓”那么古老的方法了,而是事先通过药物将骨髓中的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再像采血那样,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干细胞从外周血中分离出来,不仅损伤小,痛苦小,操作起来也简单方便。
科室技术先进:让恶性血液病可以管理可以控制
“与国内领先水平接轨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晚期淋巴瘤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是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主要方式。”方美云主任表示,对多发性骨髓瘤而言,与传统化疗相比,大剂量化疗后移植治疗反应率更高,疾病完全缓解的时间更长,我们医护人员期待通过整体治疗复发性骨髓瘤,让这一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成为可以管理,可以控制的慢性疾病。
选择何种化疗药?使用多大剂量、需要几个疗程?什么时候是移植的最佳时机?对于解决这些患者关注的问题和治疗技术问题,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的专家们有着丰富经验。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是大连市最早建立的血液专科之一,现有床位100张,其中包括百级层流病房6间,有齐全的亚专科,包括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备专科实验室。血液科学组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和在血液病、风湿病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血液科完成1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微移植治疗,他们独到的治疗技术和护理手段、较短的恢复时间,深受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