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报】大连市首例采用数字化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进行粒子植入放疗成功

  • 文:转载2016年10月17日《新商报》A16版
  • 日期:2016-10-17

前不久,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肿瘤治疗专家王若雨教授和肿瘤介入科主任周军教授及其团队,利用数字化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为一位肺癌患者成功实施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即组织间放疗。此项新技术比传统徒手操作具有精准定位,节省时间、安全简便,使植入的粒子分布更符合术前计划等优势,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王若雨教授介绍,手术前,我们将患者病灶CT扫描数据和制定粒子植入术的术前计划、穿刺路径等制定3D模板,利用模板辅助穿刺,将放射性粒子植入病灶。同以往徒手操作技术相比,准确性大大提高了、损伤性大大降低、术中时间大大缩短。没有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时,在手术过程中,为了保证进针的准确性,避开其他器官,甚至需要做四五次甚至更多次的CT扫描。而采用数字化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彻底突破了困扰粒子植入技术的难题。

王若雨教授介绍,数字化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是将每个病人术前定位时的医学影像数据,输入3D近距离TPS治疗计划系统,为其量身定制出与其解剖结构、穿刺进针路径相匹配的个性化非共面模板。如:根据患者术前CT图像,在TPS软件中确定肿瘤大小、位置、危及器官的比邻关系,计算机模拟设计一个与体表完全吻合的模板,并在模板上设计出植入粒子的针道,按照瘤体照射剂量的TPS计划设计每个针道的深度、角度及植入粒子的数目,避开像血管等可能危及的器官。在确保靶区剂量分布的前提下,达到术前TPS计划与术中实施的高度吻合,实现精准穿刺、精准复位、精准植入,使剂量学方面质量控制得到严格保障。3D打印模板使得粒子植入做到更加便捷、精准和个体化及放射学剂量最优化。

日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利用数字化医疗3D打印模板导向技术成功对头颈部肿瘤、呼吸系统肿瘤、消化系统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实施粒子植入手术,在大连市尚属首创,这标志着该院粒子植入技术进入了个体化精准放疗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