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集专家团技术精华让患者告别“东奔西走”

  • 文:转载2016年6月6日《半岛晨报》A21版
  • 日期:2016-06-07

只挂一个号,胃肠肿瘤相关的科室专家就会如约与患者或患者的家属面对面进行会诊讨论,最终制定出一个合理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从今年4月初开始,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胃肠肿瘤MDT门诊,患者已经开始享受到了这样便利而贴心的医疗服务。“开诊近两个月的时间,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也让我们胃肠肿瘤的MDT诊疗模式实现了由住院患者向门诊患者前置,胃肠肿瘤患者将在首诊环节即可得到来自专家团的联合诊断。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刘文志主任告诉记者说,胃肠肿瘤MDT门诊充分发挥了多学科综合诊疗(MDT)优势,汇多种学科之见解,集各位专家之智慧,为胃肠肿瘤诊疗提供多科合力和多点支撑的广阔平台。

7年MDT模式经验积淀只为患者获得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目前,胃肠肿瘤的治疗已进入规范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时代。规范化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中医中药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疗。而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是进行规范化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已经成为胃肠肿瘤治疗的重要模式,对于肿瘤病人的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按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的要求,2009年,我们在东北地区较早地开展了胃肠肿瘤的MDT诊治模式,7年来,已经有300多名患者从中受益。为胃肠肿瘤病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使胃肠肿瘤的诊治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延长胃肠肿瘤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文志主任告诉记者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肿瘤的MDT平台一直做得十分具体规范,每月单周周二下午,胃肠外科、影像科、肿瘤内科、化疗科、放疗科、病理科、介入科等科室的主任专家集中到一起,针对住院患者的情况进行讨论评估,最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获得最合理、最有效的治疗,最大化地延长生存期,获得最大的治疗收益。

8大科室技术凝集专家团成为患者“首诊医生”

刘文志主任介绍,7年来,尽管他们的MDT诊疗模式已经给不少胃肠肿瘤住院患者带来了治疗转机,但临床上也经常会遇到因辗转就医而错过最佳MDT诊疗时机的患者。成立胃肠肿瘤MDT门诊,就是搭建一个直接而高效的诊疗通道,让更多的胃肠肿瘤患者在首诊即可得到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团的综合诊疗意见,抓住最佳治疗时机,避免再走弯路。

记者了解到,每月单周周二下午两点,来自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消化内科、放疗科、化疗科、影像学科、病理学科、介入科、内窥镜室八位科室的主任专家汇聚一堂,针对申请MDT的每一位患者病情进行分析评估,力争以个性化治疗方案让患者获得最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最大化延长生存期。

患者需要怎样预约胃肠肿瘤MDT门诊呢?刘文志主任介绍,患者只需挂好出诊的专家的号,再将所有就诊材料,包括病历、化验单、各种CT影像、核磁共振结果、胃肠镜检查报告单、病理报告单等一齐提交给MDT门诊秘书,做好登记,然后就按秘书通知的时间来门诊即可。如果患者及其家属有意愿旁听参与全程,MDT的大门也向他们敞开,使他们亲身感受到这一诊疗模式的具体规范,亲历各学科专家对病情材料的充分研究,从各自不同专业角度对患者疾病进行沟通、交流,并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提供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最终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门诊的这一做法无疑使MDT整个流程更加透明化、人性化。

延伸医疗服务内涵“术后加速康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刘文志主任告诉记者,为了减少胃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提出了“术后加速康复”理念。在符合要求的胃癌手术中,把长鼻胃管插入空肠上段,保证患者术后24小时之内就可以实现早期肠内营养,促进了肠道功能恢复,避免了肠黏膜萎缩,同时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术后康复速度加快,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也相应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随之减轻。“胃肠肿瘤MDT门诊的开设,是让MDT回到了‘本源’。术后加速康复的理念是延伸了医疗服务内涵,无论是MDT还是术后加速康复,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减少患者心理与身体负担,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共同推动舒适医疗、人文医疗。”刘文志主任说。记者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