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功切除眼表罕见恶性肿瘤

  • 文:医院企划部
  • 日期:2005-09-13

[提要]

起源于翼状胬肉的角膜鳞状上皮癌

采用眼表切剥合并冷冻、羊膜移植治疗眼表肿瘤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眼科成功切除眼表恶性肿瘤

今年75岁的宋大爷,患翼状胬肉已经很久了,但是近一段时间总感觉左眼有异物感,流眼泪。经我院眼科张洪沛主任检查发现,患者角膜长了薄薄一层灰色混浊体,但由于表面组织完整,却给了医生一个警示,这不像是普通的翼状胬肉。

为了进一步了解病变,张洪沛主任为患者首先做了如下治疗:沿病变边缘把病变剥掉,把病变部分送病理检验,结果报告是起源于翼状胬肉的角膜鳞状上皮癌。

张洪沛主任说,眼表恶性肿瘤是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如果治疗不及时,肿瘤会迅速向颅内转移。传统的手术方式是行眶内容物挖除术,术后患者仅剩眼眶;轻者至少也要摘除眼球,手术将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经过研究,张洪沛主任决定为患者实施眼表切剥合并冷冻、羊膜移植手术。手术不但免除眼球大的损伤,还可保住患者视功能。

9月1日上午,手术正式开始。张洪沛主任首先将病变相邻的2毫米组织和胬肉本身一半切除掉,再切除周边2毫米的所谓“健康睫膜”和剩余的胬肉,然后及时送病理检查,确定无癌细胞后,在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下进行冷冻,冷冻—复温—再冷冻—再复温,连续三次,来破环残余肿瘤细胞。最后,为了修复创面,张洪沛主任为患者实施了羊膜移植,整个手术经历了二个多小时。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经可以看清东西了。

张洪沛主任介绍说,眼球表面肿瘤中,临床上以角膜、结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多见,也最严重。按照病理组织的改变可分为鳞状上皮癌、基底细胞癌,基底鳞状细胞癌,而又以鳞状上皮癌多见。鳞状上皮癌多见于60岁以上的男性,但是起源翼状胬肉的角膜鳞状上皮癌国内尚没有同例报告。翼状胬肉俗称攀睛或胬肉攀睛,它是结膜变性疾患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于在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结膜上组织向角膜呈三角形侵入,形成睑裂部位球结膜上的一种翼片状赘生组织,病变处充血、增厚,并有向角膜中央蔓延的趋势。

通过此次病例我们可以了解到翼状胬肉可以癌变,而且癌变没有什么特殊的症状,很容易误诊。所以,有翼状胬肉的患者最好尽早到医院检查确诊,并接受手术治疗。

专家提醒:如果眼部有异样感觉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切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