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外”感受异国真情

  • 文:急诊ICU
  • 日期:2007-11-28

2007年10月22日,在EICU抢救了6天的尼卡拉仲病情平稳终于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整整六个日日夜夜,又一个生命奇迹在EICU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出现了。 

10月15日清晨,俄罗斯船员尼卡拉仲在船上患重感冒,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17日晨来到我院急诊时已经高烧的神智不清。

接诊医生在听诊的时候,尼卡拉仲突然出现了休克。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呼吸困难。面对此种情况,医护人员镇定的为其实行了气管插管,各项理化检查结果出来后,通过肺CT证实为重症肺炎。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紧急制定了抢救方案。首先纠正休克状态,输液、输血,纠正酸中毒,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管活性药进行治疗。由于患者昏迷,一直躁动不安,心率达到每分钟190次,医护人员守在尼卡拉仲身边,密切注意各种体征的变化。

第二天患者出现ARDS。如果病人出现ARDS,其病死率将高达80%。此时,尼卡拉仲的血氧饱和度开始持续下降,医护人员寸步不离患者。呼吸机的辅助呼吸,维持了患者的有效氧合。

在抢救过程中,护理小组紧密配合,翻身、扣背、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尼卡拉仲体重达到100公斤,并且语言不通,生活护理很不方面,吸痰时尼卡拉仲不配合,用手抓各个管道,护士们始终有一个人看护患者,防住患者拔出管道。

经过六天的抢救,医护人员与尼卡拉仲一同度过了艰难的过程、度过了生于死的难关。

经过六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尼卡拉仲病情稳定可以转到普通病房,虽然语言不通,尼卡拉仲也深知中国的医护人员为他所做的一切,他用手指比划着,深情地对医护人员说:“哈拉少”。 (文:急诊ICU 收稿:200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