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晚报】亚专科齐备 高精尖技术一站式医疗 击退多种心脏疾病

  • 文:转载2016年6月27日《大连晚报》A15版
  • 日期:2016-06-27

随着人们对于生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急诊急救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特别以心肌梗塞为代表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对于救治时间的要求非常高。去年10月,位于大连核心区域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立心脏中心,心脏急救绿色通道及24小时心脏专线0411-62893910同时开通。

亚专科齐备 多种心脏疾病得到一站式医疗诊治

据心脏中心张树龙主任介绍,经过近一年的运行、调整,目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中心已经形成了四大板块——心脏外科病房、六个心脏内科病房、心脏检查科及心脏研究所。通过整合,目前病房的床位数近300个,亚专科包括心衰、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心脏重症等。心脏检查科分为心脏超声室、心电图室、心功能室及心脏电生理室,可完成心脏超声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运动负荷心电图、食道心电图、心脏康复评估等十余项检查。今年年初,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为心脏中心新建了心脏介入手术室,购进了多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实现了硬件的大升级,使心脏病介入治疗水平上了新台阶。心脏专科急诊的成立,结合以冠心病介入治疗为主的心脏导管室,为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急重症患者提供了心脏病诊治的绿色通道。

在大连医疗软实力的建设中,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得了冠心病诊疗基地及高血压和心力衰竭诊疗基地。在张树龙主任看来,心脏中心的成立为两大基地的再突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首先,我们针对心脏疾病的诊治趋势引进了多名专家,目前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人才梯队,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其次,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色,这其中包括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房速、房扑、室性心律失常;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高血压特异性诊治技术—双侧肾上腺静脉取血检查;针对心衰的CRT治疗、针对心脏猝死的ICD治疗以及综合管理;球囊支架对吻技术与导丝保护技术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另外,我们的科研工作也已经展开,这为我们今后的临床将提供有力的支撑。”

挑战高精尖技术 用大数据平台加强医疗科普推广

在张树龙主任看来,心脏中心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平台,要承担很多单一科室无法完成的使命,如科研、高精尖技术、大数据的利用甚至全民培训等。目前,一些心血管疾病高新治疗技术已经在心脏中心陆续开展,如针对房颤的冷冻消融技术、针对房颤伴卒中高危患者的左心耳封堵术、应用不同类型的可调弯鞘协助导管消融、应用压力监测导管及心内超声导管进行快速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应用血管内超声指导心脏支架的放置、针对大血管病变如动脉夹层开展的支架手术及杂交手术、针对瓣膜病开展经皮介入治疗等。

与此同时,心电专用网络处理系统与互联网相结合,为心脏中心心电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我们要进一步搭建心脏病慢病的智慧诊治平台,让更多的心脏病慢病患者享受到网络时代快捷专业的医疗服务。”张树龙主任介绍,目前,心脏中心已经针对全市心血管专科医生完成了六次培训,接下来还将针对全科医生进行心血管疾病诊治的基础培训和教育,另外,还将加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医疗科普的教育宣传。“我们希望通过多层次教学,提升全民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认识,这是心脏中心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的责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