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老年人脊柱健康杀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 文:脊柱骨病科
- 日期:2017-10-3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骨质疏松常常被认为是衰老的正常现象,没什么了不起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的风险也增加,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骨质疏松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共同列为危害中老年人的三大杀手,60岁以上人群患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而脊柱骨折是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其特点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不需要较大外力即可发生,有时常自行发生或微小的损伤(如咳嗽)引起,以绝经妇女多见,60-70岁发病最高,可发生一个或多个椎体骨折,主要发生在胸腰椎。如果在门诊遇到老年女性患者,讲述自己弯腰搬东西或者咳嗽后突感腰部剧烈疼痛时,需高度警惕“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避免漏诊。
骨质疏松引起的脊柱骨折最常见的症状为腰部疼痛和脊柱畸形,其次为身高变矮,驼背,呼吸系统障碍等。由于骨质疏松的多发性椎体骨折可出现疼痛、弯腰驼背,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下降,尤其是长时间的站立、弯腰、乘车或穿衣、裤等活动无法完成,生活质量急剧下降。驼背使背部软组织形成弓形隆起,导致肺活量减小,消化功能减退,腹胀和食管裂孔疝等。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质的患者常常发生漏诊,标准的X线平片仍然是诊断的重要手段,椎体骨折成楔形椎改变或扁平椎变。各种血液检查可以了解钙和维生素D情况,排除其他疾病,骨密度(BMD)检查能了解骨质疏松情况,另外CT和MRI检查也助于做出诊断,明确骨折椎体后方的骨折块是否凸入椎管,确定病变范围和软组织受累情况等。
治疗方面包括骨质疏松本身的治疗和骨折的治疗,骨质疏松症本身的治疗是基础,它可以缓解症状,巩固疗效,防止日后骨折的再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微创手术如经皮椎体成形术(下图所示),可有效缓解疼痛,早期下床活动。
骨质疏松预防得当完全可以缓解和避免。最主要的防治措施是加强运动,多晒太阳,合理饮食。现代医学认为运动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研究显示,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有助于中老年女性减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风险,并增加骨质、提高骨密度。避免喝咖啡,可乐等,减少钙的流失,每年测一次骨密度,了解自身骨质情况等。
相关科室:脊柱骨病科
联系电话:0411-6289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