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新商报】无痛医院从检查到治疗立体捍卫患者不疼的权利
- 文:转载2016年7月25日《新商报》A15版
- 日期:2016-07-25
提到医院,烙印在大多数人记忆深处的关键词是疼痛、不适、恐惧和焦虑。为了让患者就医更舒适,无痛医院便成为发展趋势。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赵德伟在辽宁省乃至全国率先提出并创建无痛医院,是从学科建设发展到“人文医院”管理模式、服务理念的转变。医院率先成立疼痛门诊、麻醉门诊,为患者提供疼痛及不适的无痛检查与治疗。目前,该院疼痛门诊年接诊量达到近6000人次,无痛胃镜检查每年3000余例,无痛分娩每年2500余例,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了与其他学科的联动力度。今年成功与口腔科、产科、纤维支气管镜室等合作开展了无痛检查与无痛治疗技术。该院麻醉二科主任、医务部副部长姜万维告诉记者,全面建设无痛医院,就是要让患者在没有恐惧和痛苦的环境下检查、治疗和快速康复,使诊疗成为一个舒适的过程,这是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提供给患者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
无痛检查 让患者不因恐疼逃避检查
上周四,记者一早来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住院部,推开手术室的大门,麻醉医生正在为上午的手术做准备。姜万维告诉记者,疼痛与脉搏、呼吸、血压、体温被当作临床五大生命体征,医院平日门诊中有近四成患者第一主诉都是疼痛,在诊疗过程中也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麻醉医生作为疼痛的“管理者”,与各科医生、护士一道共同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
以胃镜检查为例,如果患者因其导致的咽部不适望而生畏,拒绝检查,就可能影响诊断从而贻误治疗。如今,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无痛检查,医生首先会让患者了解疼痛、了解麻醉,充分沟通后接受无痛检查及治疗。记者了解到,无痛胃镜检查采用静脉麻醉,配合术中氧气吸入,使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毫无痛苦,已经被患者广泛接受。
在无痛诊疗的理念中,麻醉医生不仅要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还要担负患者无痛检查、无痛治疗、快速康复的重任,是无痛诊疗的主力军。由于无痛技术中应用的各种镇痛药、镇静药等对呼吸、循环功能有不同程度影响,常伴随一定风险,需要麻醉医生进行评估,避免患者在接受各种无痛检查时发生“险情”。为此,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4年在辽宁省率先开设麻醉门诊,为准备做外科手术的患者、或准备在麻醉下进行无痛胃肠镜等检查或治疗的患者做麻醉评估,并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判定患者能否耐受手术及检查。如高龄老人、有哮喘或肺气肿的患者,正处在上呼吸道感染期者等特殊人群,就不能做无痛胃肠镜检查。以前这些工作是在患者住院后完成的,现在可以提前到麻醉门诊做咨询,让患者充分了解麻醉,减轻焦虑恐惧情绪。
无痛治疗 多学科捍卫患者不疼的权利
癌痛到底有多痛?或许医生也无法给出答案。一名53岁的肺癌晚期患者李先生正在病房努力地延续生命,长期忍受癌痛折磨的他,情绪十分压抑悲观,癌痛已经强烈到超过了语言所能表达的程度。他经常感到每一个细胞都在被“毁灭”,痛到无法入睡,痛到思维不清,直到被疼痛制服。
癌痛,可能比死亡更令人畏惧。姜万维介绍,中晚期癌症患者60%以上都被癌痛所折磨,为了让患者有不疼的权利,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癌痛治疗遵循WHO推荐的癌性疼痛“三阶梯疗法”,患者们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地使用个体化镇静及镇痛用药,并不会造成成瘾风险。
记者了解到,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对癌痛治疗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如对患者李先生予以硬膜外用药,维持其生命体征和基本功能,随着病情的恶化再肌肉或静脉用药,提高疼痛阈值,尽可能地缓解他的痛苦,提升生存质量。
展望
开展多学科多领域
无痛协作尝试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医院主要依赖于麻醉科,只开展了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无痛分娩、术后镇痛等技术,并没有把无痛医院的建设上升到整个医院层面。手术、分娩、康复等的无痛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进行术前麻醉评估、疼痛评估,免除治疗产生的疼痛。如今,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已经开展多学科多领域无痛协作尝试,让患者多维度摆脱疼痛。
如牙病和治牙基本上都伴随着疼痛,口腔无痛治疗可以说是每个患者的基本要求。从补牙、拔牙、治牙、洗牙等一般口腔治疗到口腔手术,乃至对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危患者的风险治疗,完全可以实现无痛化。
比如,术后镇痛是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术后无痛治疗能使患者早期活动,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从而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和死亡率,促进外科手术的快速康复。产科主任张晶鑫表示,开展“孕麻一体化”项目,也就是在孕妇第38周左右首先由产科医生初筛,认为可以实施无痛分娩的孕妇可以分诊到麻醉门诊,由麻醉医生进行风险评估、疼痛评估及麻醉评估,共同为孕妇选择更合理无痛的分娩方案。
比如,目前大多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采用传统的在咽部作表面麻醉方法,患者在清醒的状态下接受检查,极度痛苦,甚至不得不中断操作。如今该院由呼吸科和麻醉二科配合共同完成,根据检查要求及患者情况选择麻醉方式,并监测术中安全,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检查。此外,护理部也正在探讨实行无痛或微痛扎针技术,为小儿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以护理队伍为基础开展对患者疼痛评估,可以为经治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疼痛信息,从而为实施精准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记者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