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报】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 文:转载2016年6月27日《新商报》A16版
  • 日期:2016-06-28

主讲专家:常庆勇

三叉神经痛,究竟有多疼?你一定想不到,在临床医学疼痛指数分级中,三叉神经痛列第一位,成为“天下第一痛”,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二科常庆勇主任时常会遇到“疼得想撞墙”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他说,“我特别理解这样的痛苦,三叉神经痛发病时,哪怕是一丝不易觉察的风,都会带来尖锐的痛感。”

找到压迫点 三叉神经痛治疗的关键

某日,早7点,神经外二科的医生们在主任常庆勇的带领下进行每天例行的晨间查房。病床前立刻成为常庆勇的“临时教学基地”,他一面安慰患者,一面告诉新来的实习医师们,作为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牙疼、偏头疼、自然分娩、癌症晚期……这些是公认的剧痛了吧?三叉神经痛在医学疼痛指数分级上已经超过了它们,临床上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可见它的厉害。”14号床的患者也颇为认同,他说,他患病以来一直提心吊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脸上就会突然袭来电击、火烧、刀剜一样的剧痛,还曾误以为是牙痛,连拔两颗牙后,痛感反而越来越重,现在哪怕是关门带起的一阵风吹到脸上,都会让他疼得难以忍受。整个人精神和心理上都极其痛苦。这位患者在入院前已尝试过药物、针灸、封闭等许多方法,虽然简便,却至多只能暂缓疼痛,还落下了过敏、头晕乏力等副作用。常庆勇告诉患者,这种病的根源在于三叉神经根对脑血管太过“亲密”,因压迫而产生剧痛。这次手术正是为了找到压迫处,将“肇事”双方隔离开来,才能彻底消除痛感。

据悉,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较多。这些方法中,微血管减压有效率高达98%左右,几乎没有后遗症。   显微血管减压术 阻断血管与神经黏连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国际公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与面肌痉挛的方法。”常庆勇介绍说,此术式真正实现了“治本”,即通过显微镜下操作找到压迫神经根的责任血管,用垫片垫起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从而消除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的病因。“从手术来看,尽管是开颅手术,但有经验的医生操作时间并不长,而且手术具有明显止痛、非破坏性、复发率低等优点。”常庆勇看来,显微血管减压术的难点在于精准地找到责任血管,这是鉴别医生水平高低的标准。

十点四十分,14号患者手术开始。常庆勇启动手术室内最先进的700万像素的显微系统,在高清视野下迅速截断挡在外部的静脉,终于看清了内部情况。好几条血管在不同部位与三叉神经搭上了。这些黏连在一起的神经和血管,要分情况做不同处理,可以剥离的就剥离,该断掉的要迅速断掉。放入脑中的垫片更要一点一点小心地挪进三叉神经与下面的两条动脉之间,还要不断调整,才能确定最佳的垫片位置。由于压迫三叉神经的血管多为脑干的主要供血者,手术如有损伤、诱发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等情况,都将引起脑干缺血水肿,后果严重。所以,常庆勇说每次手术都是特考验脑力、眼力与体力的精细活。常庆勇提醒,面部神经丰富,错误治疗只能暂缓疼痛,不能真正治疗,还有甚者可能损伤面部神经造成二次伤害,所以无论是三叉神经痛还是面肌痉挛,都应尽早到专业医院进行正规治疗。文/曹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