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感悟】盼那迟来的尊重
- 文:中山临床学院 李茂山
- 日期:2017-03-17
从小未曾得过大病的我,对“医生”的理解一直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查体,或者号个脉,然后再开个药的基础上。然而随着自己慢慢长大,身边一些亲戚朋友因较大的疾病去世,那时候在心里曾数次问自己:为什么我没有能力,假如我是一名医生,一定能救活他们的。那时总会觉得自己很渺小,滋生一股强烈的无力感,然后默默握紧拳头,许下誓言:坚决不要再让疾病如此肆无忌惮地夺走身边人的生命!
现在高校各专业中,学医时间最长,本科要读五年,本硕博连读最长可达11年。还记得填报高考志愿时,自己偷偷选择了很多临床医学类专业,只为了以后要守护亲人和一切需要我的人!
当进入大学的第一天,看到墙上挂着《医学生誓言》时,就像面对五星红旗一般,那么庄严、肃穆,内心是那么激动。因为我坚定自己选对了路,我要为自己的追求而不断努力奋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誓言如警钟一般时刻督促着我。
随着不断深入学习医学知识,也开始关注着医生这一行的相关新闻,对医生这一职业更了解的同时也有了自己不同的感受。曾经,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几代从医的名医世家比较常见,而如今,学医时间长,从业环境也不理想,医生们愿意让子女学医的越来越少了。国内医生工作强度大、责任重,尤其是近年来频发伤医事件“吓跑”了不少想学医的学生。
平日里同学聊天时,偶尔自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对陪伴我们的厚厚的书籍和无数个挑灯的夜晚更是记忆深刻。不止一次欲哭无泪的问自己当初为什么选择了学医?然而我们却不敢放松,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人体这个精密的领域;因为,我们未来要做一名医生;因为,我们要对得起“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
现如今,医患纠纷和伤医事件屡屡发生,令人心寒的一幕幕、一桩桩正是人们对医生的不信任和不理解。而医生们尽心的沟通,尽力的救治,只为每一位患者健康生活,若能听到患者发自内心的“谢谢”就足够。当看到医生全力抢救患者30多个小时后,累到躺在地上睡着时,都会不由得深深佩服。试问有哪个职业会持续如此长的工作时间?然而依旧有人不理解认为是炒作,而将医生推到风口浪尖。不理解没关系,因为你不了解事实真相,因为你不是医者,医者不需要其他,需要的只是患者的一丝尊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好医生。尽管会遇到很多挫折,但我坚信,优秀的医生必须具备强大的内心和专注执着的精神,我定会尽己所能去守护有需要的人!一位老师曾说过,虽然现在的医患纠纷和伤医事件较多,但要相信大部分人是信任医生的,医学的未来是更加光明的,救死扶伤的天职是崇高的,选择学医这条路是最正确的。
我不知道,这未来会是多久,十年或几十年,只希望未来少一些医患纠纷,少一些伤医事件,期盼得到那迟来的信任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