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全国骨科学习班在我院举办
- 文:骨科
- 摄影:张家毅
- 日期:2009-06-22
由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社和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同承办的2009年全国骨与关节损伤新技术研讨会暨第六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学习班,于6月20日在医院多功能会议厅开班,100余名国内外骨科专家学者参加此次培训、研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关节外科学组组长裴复兴教授及来自德国和国内各大医院的20位著名骨科专家到会讲学。
会上,专家们以专题讲座的方式,重点介绍了骨与关节损伤新技术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及研究进展。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赵德伟教授作了题为“带血管蒂骨瓣转移加钽棒腾起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初步探讨”的学术报告。
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高。临床上遇见的最小患者才1岁半,最老的患者已过百岁,而尤以30-50岁的中年人居多。赵德伟教授介绍,目前,比较常见的带血管蒂的骨瓣移植手术治疗具有更好的支撑作用,能更好的维持股骨头的解剖形态,确切的防止股骨头塌陷,同时这种术式应用钽棒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方面增加了手术适应症的范围,使这一治疗手段更加多样化。
据了解,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龄老人也接受了手术治疗。医院平均每年有300余名股骨头坏死的病人接受手术治疗,近年来,医院成功为2名百岁以上老人进行了股骨头置换手术,为20余位九十岁以上老人实施了手术。术后效果尤为理想。
另悉,医院近日被中华慈善总会定为“健行天下”股骨头坏死患者援助中心。
收稿日期: 200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