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MDT门诊实现肿瘤诊疗精准化

  • 文:转载2016年4月18日《新商报》A21-A22版
  • 日期:2016-04-19

如今,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DT)在我国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肿瘤MDT门诊自出现之日起,也日益凸显其在肿瘤临床诊治、学科建设和转化医学发展中的特有优势。依托大连地区肿瘤治疗中心的诊疗优势,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MDT门诊建设也在迅速崛起。肺结节MDT门诊、胃肠肿瘤MDT门诊等让肿瘤诊治打开规范化、个体化新局面,探索出肿瘤诊疗的全新模式,为广大肿瘤患者方便就诊带来福音。

肺部结节MDT特色门诊

建立早期肺癌一体化诊疗平台

3月17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部结节MDT特色门诊正式开诊。一个月来,已有40多人次通过门诊MDT得到规范精准的诊疗。在肺内结节检出率不断攀升的今天,肺部结节MDT特色门诊作为医院科学化、一体化、精准化诊疗平台之一,真正实现了多学科、规范化诊疗肺小结节,让早期肺癌得以早诊早治。

肺结节诊治成热点

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精准诊疗

  A

据该门诊专家之一、放射科主任于晶介绍,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低剂量胸部CT在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及肺腺癌发病率的逐年提高,使得临床发现大量的肺部小结节和肺癌潜在高危人群。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例,每天在此进行胸部CT检查的患者超过300人,其中被检出有肺内结节的患者占到30%以上。由于患者基数增大,使得肺内小结节(包括磨玻璃结节)的诊治成为临床治疗及患者关注的热点。

临床治疗攻关主要集中于发现肺部小结节和后续临床决策之间存在系列问题。比如,哪些小结节需要处理、什么时间处理;如需随访,什么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如果时机成熟,如何以更小的创伤、更大程度肺功能保护实施手术方案;早期、超早期肺癌的预后和长期效果如何……上述系列问题需要基于规范、精准、创新的理念指导下多学科系统解释。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肺部结节MDT特色门诊由此应运而生。门诊由中华放射学分会心胸学组组长、全国心胸影像学的领头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伍建林领衔,齐聚影像科、胸外科、呼吸内科、病理科、肿瘤科、基因检测六位学科主任专家,从疾病诊断到治疗提出个性化治疗方案。尽管肺内结节的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许多困难,可通过多学科综合诊疗(MDT),专家之间良好配合、共同参与,诊断的准确率得以明显提高。患者通过正确的综合诊疗方案,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疗效。

肺结节MDT门诊

“一站式”医疗减少奔波 诊断明确

被检出有肺结节的患者大多把关注点聚焦在如何尽早实现确定性诊疗上。很多人以为结节就是肿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恐慌。于晶主任介绍说,其实同样是肺结节,有的是良性,有的是恶性,这需要医生与患者之间要有一个良好的沟通、解释。另外,由于个人专业性局限等原因,以前不同的医生会针对肺结节给出不同的诊疗建议,致使患者在多个科室、多家医院之间来回奔波问诊,心力交瘁却得不到明确诊治。MDT门诊作为国际上非常流行的创新诊疗模式,有多个相关学科专家参与病情讨论,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就医流程,节省了大量排队等候的时间,又能及时确诊施治。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部结节MDT特色门诊自开诊以来,每周四上午都为需要明确诊断的患者提供服务。患者只需提前预约挂号,在周四当天带齐所有化验、检查、影像等病历资料,即可在肺结节MDT门诊与六大专家面对面沟通、咨询,专家们会随时为其答疑解惑。明确诊断后,患者的总体治疗方向也会在专家们讨论之后当场给出结果。一次MDT省去无数奔波茫然之苦,难怪该门诊成立仅一个月时间,却收获了患者的大力推荐与好评。

胃肠肿瘤MDT门诊

个性化治疗最大化延长患者生存期

4月12日,中国医科大学和辽宁省肿瘤医院在沈阳举办了胃肠肿瘤MDT研讨会。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刘文志,作为大连地区的专家代表专程赴沈参与讨论交流。“除了为疑难胃肠肿瘤患者会诊治疗之外,也是想为我们医院新开设的胃肠肿瘤MDT门诊再取取经。”

以MDT门诊为依托规范肿瘤治疗

患者生存期延长 生活更有质量

  A

据刘文志主任介绍,胃肠肿瘤MDT门诊是一种先进的诊疗方式,由胃肠外、消化内、放疗、化疗、影像、病理、介入、内窥镜室等多学科专家参与,根据患者个人的具体病情,将手术、放化疗、介入、靶向治疗有效结合,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极大地提升了治疗效果,也大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刘文志主任表示,目前胃肠肿瘤的治疗已进入精准化、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时代。肿瘤MDT是进行规范化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已经成为胃肠肿瘤治疗的重要模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早在2009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成为东北地区较早开展胃肠肿瘤MDT诊治模式的医院。严格按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 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的要求,联合多学科专家综合诊疗,为胃肠肿瘤病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使胃肠肿瘤的诊治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MDT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对一个患者的病情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学科的学术优势,就单个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提出最佳的诊疗方案。曾有一位肠癌患者看遍北京、上海各大医院,均被告知治疗无法保住肛门。后来,患者来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文志主任等专家通过MDT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对这位患者病情进行了全方位分析、讨论,让患者通过新辅助治疗实现肿瘤降期,不仅保住了肛门,也极大提高了预后生活质量。至今,已有300多位住院患者通过MDT得到了精准治疗,延长了生存期,让自己生活得更有质量。

  B

凝聚八大科系专家的技术精华

患者的肿瘤诊治实现精准化、个性化

为了让门诊就医的患者也能得到规范精准地诊治,一个MDT平台应运而生——本月初,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肿瘤MDT门诊正式成立。每月单周周二下午两点,该门诊汇聚胃肠外科、消化内科、放疗科、化疗科、影像学科、病理学科、介入科、内窥镜室八位主任专家,针对申请MDT的每位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力争以个性化方案让患者获得最为合理有效的治疗,最大化延长生存期。刘文志主任说,MDT出现之前,患者一旦查出肿瘤,往往会为先手术、先放疗还是先化疗而犹豫不定,更有人连先去哪个科看病都很茫然。胃肠外科肿瘤患者就有不少是从消化内科转来的。MDT出现后,多学科综合诊疗提升了精准度和治疗效果,但还是要患者所在科室牵头联系相关科室专家,组织MDT讨论,效率相对不高。现在,有了胃肠肿瘤MDT门诊,患者只需挂好出诊的七位专家号,再将所有就诊材料,包括病历、化验单、各种CT影像、核磁共振结果、胃肠镜检查报告单、病理报告单等一齐交给MDT门诊秘书,做好登记,然后就按通知时间,到日子来门诊即可。如果患者及家属有意旁听参与MDT全程,专家们也欢迎患者到场亲身感受这一诊疗模式的具体规范,亲历各学科专家对病情材料的充分研究,从各自不同专业角度对患者疾病进行沟通、交流,并根据自身专业知识提供有效的循证医学证据,最终制定出最佳治疗方案。门诊的这一做法无疑使MDT整个流程更加精准化、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