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全国骨缺损与骨坏死研讨会落幕
- 文:宣传部
- 摄影:梅树屯
- 日期:2013-07-02
2013年6月29日,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与骨坏死研讨会、2013年大连急救医学培训中心创伤骨科理论培训班暨第十届全国骨坏死治疗学习班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召开。来自国内近500名代表和学员参加了此次研讨学习。此次会议是由中国修复重建学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骨科在线、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同举办的。
参加研讨会的有国内著名骨科医学专家侯春林(上海长征医院)、刘小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峰( 美国显微外科杂志《Microsurgery》主编 )、徐永清(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徐达传(临床解剖学杂志主编)、宫恩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六四00部队医院)、郭永明(西安521医院)、唐举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秦学军(中华医学杂志编辑)、肖军(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许伟华(武汉协和医院)、何伟(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东(骨科在线编辑)、黄冲(骨科在线编辑)。会上,来自国内的13位骨显微外科专家,就骨显微外科的发展、骨缺损、骨坏死等治疗和理论研究作了专题研讨。
开幕式上,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大学副校长、著名骨科专家赵德伟介绍了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与骨坏死学组的工作与成就:“ 2011年7月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与骨坏死学组成立,时至今日,学组已经走过了2年历程。回顾过去2年,在各位同行专家的支持和学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学组取得了一些成绩。2012年3月学组组织相关专业专家对《股骨头坏死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建议》进行了讨论、修改和补充,推出《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标准专家共识》(2012年版),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及治疗提出规范化标准。”对于召开此次研讨会的意义,赵德伟说:“ 为了进一步推动骨坏死和显微骨科的发展,我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努力掌握骨科基础研究原理、新的骨科理论。新的骨科临床技术对每个骨科医生尤为重要。为此,我们一直致力于促进国内外骨坏死和骨显微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学术交流,鼓励高水平、创新型的骨科研究项目和骨科技术,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促进我国骨科事业更加迅速地发展。”
赵德伟介绍,“全国骨坏死治疗学习班”走过10年的历程,已成为我国骨坏死和显微骨科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是传递和传承先进的学术理念和学术作风的重要阵地,成为国内外学者分享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个专业平台。
据悉,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大连市快速提升医疗软实力建设项目中获批“大连急救医学培训中心”。此次“2013年大连急救医学培训中心创伤骨科理论培训班”是提升大连骨伤急救水平的一个重要举措。
收稿日期:20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