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生参加“‘救’在身边”急救知识普及户外公益活

  • 文:2013年7月15日《大连日报》、急诊科
  • 日期:2013-07-15

2013年7月14日上午,我院急诊医学科部分医务人员利用公休日参加了《大连日报》社在大连森林动物园举办的第五期“‘救’在身边”急救知识普及户外公益活动。医生们现场为市民及游客讲解溺水急救知识,大家现场跟着医生学习心肺复苏术。

“夏天到了,许多市民喜欢在清凉的海水或河水中躲避夏季的炎热,然而这也是溺水事件频发的时候,尤其赶上放暑假,溺水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杀手。”我院急诊医学科医生范治伟说。

“在急诊中我们发现,溺水者多为未成年人和自救能力差的老年人,在水里洗澡、嬉戏、游玩时碰到复杂的水情,或者是醉酒后游泳,导致溺水。溺水高发时段主要集中在下午及晚饭前后。”范治伟说,许多溺水身亡事件也多集中在乡镇、农村地区的偏僻河道和池塘中,被救的机会比较小,“水草可能会突然缠住游泳者的腿脚,导致游泳者失去动力,最终沉入水中。”

范治伟提醒说,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及身体准备运动。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游泳时如胸痛、腹部疼痛等不适时,应立即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万一发生意外,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若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溺水时初步急救:

1.迅速将患者从水中救出,清除口咽部、鼻腔内的污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2.迅速倒出呼吸道及胃内积水,将患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施术者以手压其背部。或抱住溺水者的两腿,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部快步走动,使积水倒出。

3.如果患者呼吸或心博已停止,应紧急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术。

4.经短期内抢救后心跳、呼吸不恢复者,不可轻易放弃抢救,一方面持续进行抢救,一方面向医院呼救。

5.当溺水者心跳、呼吸恢复后,可用干毛巾摩擦全身,自四肢、躯干向心脏方向摩擦,以促进血液循环。

2013-7-15 本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