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新商报】2小时拿报告 常规检验少等了6小时
- 文:2015年10月14日《新商报》A08版
- 日期:2015-10-14
开栏语
9月,大连市卫生计生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疗秩序管理专项治理,对覆盖患者就医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考核。同时,大连各大医院也行动起来,为完善医院的窗口秩序、导诊秩序、分诊秩序、就诊秩序等环节进行提高改善甚至重新规划。各大医院开展的哪些新服务,可以跟咱的就医带来便利?记者一路带你深入体验。
如今,各大医院都想方设法提高患者就诊时的舒适性,而真正的舒适往往体现在细节上。已经在就医环境上拥有天然优势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从今年7月份开始,实现了门诊大楼WiFi全覆盖,免费的网络服务,让“手机控”的患者和家属无需为流量担心。医院新门诊大楼引入的检验流水线则大幅提高了检验速度,常规的生化免疫检验送检后两小时即可查检验报告,而在此前,患者普遍需要等6~8小时才能取到结果。
提速
常规检验两小时内取报告
以前,取得血、尿检等生化检查的结果,经常要往返医院两趟。上午送检的,要下午3点半能取;下午送检的,要第二天才能取。对离医院较远的患者来说,相当麻烦。2014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引进了全自动化大型检验流水线,连接了6台生化设备和3台免疫设备,这是亚洲地区顶尖的生化免疫检验流水线,样本处理、检验结果、检验报告、样本储存实现了全自动化。减少了人为因素,把检验的差错率降到最低。对患者来说,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取得检验结果的提速,常规检验,两小时即可查检验报告。每天上午在9点半之前送检的标本,11点钟即可发检验报告,患者不用再等上一天了。40岁的赵女士此前在体检时检查肿瘤标志物C199指标较高,就打来电话咨询。经医生指导,赵女士再次检查后发现C125指标超出了正常的四倍多,医生怀疑为卵巢癌,建议她去妇科检查,最终诊断为卵巢癌早期。赵女士两次肿瘤标志物检查一天就完成了。医院一楼、二楼门诊大厅设有报告单自动打印机,患者可查看检验结果、打印报告单。医院还开通了网上查询系统,用手机关注微信平台绑定信息就能查询,减少患者往返医院的奔波之苦。
延伸
540余家社区医疗机构联网
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还有一条超大规模的联网——为全市540多家基层社区协作医疗单位提供检验服务,其中还包括长海县的一些社区。记者了解到,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检验能力难以与三甲医院相比,而对于简单的疾病,只要获得检验结果,社区医生完全有能力处理。为此,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每天派出6台标本采集车在联网的各个社区流动,上下午各一趟把标本送回检验科,两个小时检验结果出来,通过电脑传输到社区。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拿到三甲医院的检验报告,非常方便。目前,采集车每天能收上来300多个标本。50岁的刘女士昨天上午在社区进行采血化验,取回了报告单,结果显示血红蛋白(Hb)浓度偏低有贫血症状,她就打了咨询电话。医生给她做了解释,刘女士所患为缺铁性贫血,询问病史后,怀疑是子宫肌瘤引起的贫血,建议她去妇科做进一步的检查。
贴心服务
预约就诊前
短信提醒
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倾向于在新媒体平台进行预约挂号,改变患者的就诊体验。医院继续完善立体式预约挂号服务。患者可通过医院网站、拨打公开预约电话、窗口现场预约、远程医疗系统预约、GPS急救系统预约、诊间预约、健康管理中心预约挂号和高清电视预约挂号等多种方式挂号。今年2月份,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市民关注微信公众号,实名注册个人信息,完成身份认证后,即可预约挂号。
该院门诊部主任于庆功表示,由于医院提前一周发放号源,为了避免患者预约后忘记自己就诊时间,医院还自助研发短信提醒平台,在预约就诊前一天的下午3~4时,发送短信提醒患者按约就诊,如果预约的医生临时有情况不能出诊的处理方式都会通过短信的形式通知患者。
今年7月份,医院实现了门诊大楼WiFi全覆盖,让候诊变得不那么难熬。医院还开通了微信平台智能导诊、门诊缴费、查询检查报告等门诊一体化全流程医疗服务,使得门诊就诊更加便捷,不再“兜兜转转一上午,时间全在排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