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网】内镜下阻断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文:转载:大辽网
  • 日期:2016-12-07

最近,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病人由于长期大量饮酒使得肝功能损伤,患上了肝硬化。后来突然大量呕血,送到医院时已经昏迷不醒。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于庆功主任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结合相关检查结果,立即实施了“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手术”,通过胃镜找到了出血点,进行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的黏合剂精准断流止血。经过紧急抢救,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为什么会出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等并发症,甚至癌变。

于庆功介绍,肝硬化的病人大多是死于肝硬化引起的并发症,最凶险的并发症就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底和食道静脉本来像头发丝细,但是,肝硬化后,最粗可能达到1-2厘米,血管鼓了起来。这些血管长期在高压的状态下,就容易破裂。一旦破裂,病人会大量呕血、便血。这是非常凶险的,病人抢救不及时就会因为大出血而死亡。

什么是“精准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断流术”?

传统治疗肝硬化的办法就是做套扎和硬化。哪个地方出血就把那地方像扎头发一样把血管扎起来。或是哪地方出血就往哪地方打硬化剂。而身体状况比较好的病人可以做外科手术,但这个方法对病人身体损伤大,治疗费用也高。

于庆功主任详细介绍,随着医学界肝硬化治疗观念的扩展延伸,认识到肝硬化病人的食道静脉曲张是来源于胃左、胃右静脉。血流沿着胃壁进入胃腔、胃底,再进入贲门,后进入食道。所以治疗的方法不是在食道上治疗而是到胃底去寻找曲张的静脉,注射组织胶使其硬化,最终达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这就是内镜下精准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断流术(ESVD)。

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目前已经被业界专家公认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一线治疗方案。ESVD治疗的关键是寻找到胃底曲张静脉的来源端,在血管内联合注射硬化剂和组织胶,起到局部栓塞的作用,达到阻断血流的目的,起到预防及治疗出血的作用,让肝硬化的病人生存更久,质量更高,花费更低。

相关提醒

据了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年出血率约为12%,经历过一次出血事件的患者,1年内再出血率约为60%,且每次出血事件的病死率约为30%。

于庆功主任提醒,有的病人吐完血后又没什么大碍后就存有侥幸心理。然而,谁都不知道下一次出血会是什么时候,但一旦出血,可能生命就没了。所以建议肝硬化患者应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虽然肝硬化不可逆转,但遏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更好的享受生活。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采用内窥镜下精准曲张静脉断流术(ESVD)对消除食管胃底曲张静脉、预防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以及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止血治疗,均达到预期疗效。

转载网址:http://ln.qq.com/a/20161205/022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