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小朋友中招流感,家长如何区分?
- 文:儿科
- 审校:邢露
- 日期:2025-01-26
近期,不少小朋友突发高热、咽痛、乏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这些症状到底是甲流还是乙流搞的鬼?别慌,今天,小编给各位家长们详细讲讲甲流和乙流的区别,帮助大家答疑解惑。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分为甲、乙、丙、丁四型,都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引起感染病毒的区别
甲型流行性感冒:
由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其容易变异,以前流行的H1N1型、后来流行的H5N1型都是不同型别的甲型流感病毒导致的。
乙型流行性感冒:
由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
传播方式的区别
甲型流行性感冒:
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粪口传播。
乙型流行性感冒:
通过飞沫传播,飞沫进入鼻腔、口腔等,导致出现感染症状。
呼吸道传染,可以侵袭咽喉、鼻腔、支气管等呼吸道部位。
直接接触,如果存在拥抱、接吻等直接接触行为,则可能导致感染病毒。
间接接触,若间接使用乙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毛巾、口杯等物品,也可能被感染。
气溶胶传播,若长期在封闭的环境中,病毒可能会通过气溶胶传播。
临床症状的区别
流感潜伏期常为1-4d(平均 2d),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有传染性
甲型流行性感冒:
症状较重,出现恶心、呕吐、发热(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8℃以上,甚至更高,并伴有寒战)。
咳嗽,可以是干咳,也可能伴有痰,喉咙肿痛。
头疼、疲劳、肌肉酸痛、关节痛。
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咽部干痒、疼痛以及声音嘶哑。
个别出现腹泻或者呕吐、眼睛发红等症状。
出现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等多器官损伤,最后导致死亡。
绝大多数甲流患者预后良好,1-2周内可痊愈。
乙型流行性感冒:
症状相对较轻,患者通常有高烧(体温可达39℃-40℃,甚至更高)、咳嗽、全身酸痛、腹泻、咽喉滤泡、乏力、出冷汗、畏寒、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其中,并发肺炎时可表现为较重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气促、呼吸衰竭等症状。
乙流也有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但临床上较为少见。
预 防
接种流感疫苗,安全、有效。
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
推荐以下人群为优先接种对象:
6-59月龄的儿童。
<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人群。
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
经常用洗手液、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动物或从外面回到家之后。
在公共场所或人群密集的地方,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毒的传播。
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时,戴口罩既可以减少被别人传染,也能减少传染给别人。
温馨提示
对于符合药物预防条件的儿童,应在暴露后48h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以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