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呕吐、腹泻…警惕胃肠型感冒来袭!

  • 文:儿科
  • 审校:邢露
  • 日期:2025-01-17

冬季是流感高发季节,人们通常对感冒引起的咳嗽、流涕等症状并不陌生。

但有时除了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外,还合并有腹痛、腹泻,人们俗称“胃肠型感冒”。今天美小护和家长科普一下相关内容

定    义

胃肠型感冒又称呕吐性上感。由风、寒、暑、湿等外邪侵袭肌表和消化系统导致的以恶心、呕吐、腹泻、恶寒或恶风。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实际上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它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

流行病学

病原体:主要是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或粪口传播

易感因素:免疫力低下;生活习惯差;孩子的皮肤和黏膜较薄,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损伤;人群密集等因素。

临床表现

病毒性胃肠炎通常称为胃肠型感冒,但它和流感不一样。流行性感冒(流感)通常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

而病毒性胃肠炎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以下症状:

呕吐:

胃部因病菌或其他毒性物质进入,导致胃体肌肉受刺激收缩,将胃内容物排出体外。

腹痛:

肠蠕动较正常时加倍增快而出现肠绞痛,或是肠壁上的黏膜发炎而引起疼痛。

腹泻:

胃肠受刺激后分泌物大量增加,因吸收功能受影响,导致肠腔内的水分过多,外加肠蠕动的增加,致排便次数增加,形状稀水,出现腹泻。

伴随症状

发热:

由于细菌、病毒等感染,导致体温调节中枢障碍,引起体温升高,出现发热症状。

全身不适:

出现全身酸痛、乏力、头晕等症状。

食欲减退:

由于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

鉴    别

普通感冒

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等 。

而胃肠型感冒则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急性胃肠炎

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起病急骤,症状较重,常伴有发热、脓血便等表现。

而胃肠型感冒起病相对较缓,症状较轻,多为病毒感染所致。

其他

如肠梗阻、阑尾炎等,这些疾病也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但通常伴有特定的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需仔细鉴别。

预   后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轻症患儿治疗后,很快可康复。但是症状重、已经出现脱水、电解质严重紊乱的患儿,需要住院输液等治疗 。

护    理

暂停进食:禁食3-4小时,期间如饮水也吐,需禁水。

对症治疗:以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为主。若有脱水症状需行静脉补液治疗。若禁食禁水后,仍有反复呕吐者,需进一步予以护胃、止吐等对症治疗。腹泻严重者可服用止泻药物。本病可引起发热等感冒症状,以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口服退热药物治疗。呕吐症状缓解后,建议清淡饮食1周。以流食为主,比如面条、粥汤等,少食多餐,忌辛辣、油腻的食物。

温馨提示

胃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引起心肌损害,患儿会有明显的精神不振、嗜睡的表现,应及时就诊。

预    防

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持体温适宜。给孩子提供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给孩子吃生冷、油腻、辛辣、过甜的食物。注意食物的卫生,不要给孩子吃变质、过期的食物。

避免让孩子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让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吃饭前后、上厕所后、回家后等。避免让孩子接触患有胃肠型感冒的人或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