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突发性耳聋治疗的有效手段
- 文:耳鼻喉科 邓桂莉、鹿伟理
- 审校:邢露
- 日期:2024-12-27
45岁的李先生,在一次熬夜加班后,突然发现左耳听力严重下降,同时伴有尖锐的耳鸣声,这让他十分恐慌。来我院耳鼻喉门诊后,经诊断,他被确诊为突发性耳聋。充分评估他的病情后,医生为他制定了鼓室注射治疗方案。首次注射后,李先生就感觉耳鸣声略有减轻。经过一个疗程(每周注射 3 - 4 次,共进行了 2 周)的系统治疗,他的听力逐渐恢复,耳鸣也基本消失。后续复查显示,听力已基本恢复正常水平,李先生的生活也重新回到了正常轨道。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指 72 h 内突然发生的、病因不明的、至少在2个相连频率下降>20 dB HL的感音神经性听觉损失,患者可同时伴有眩晕、耳鸣、耳闷等。研究显示,突聋发病率逐年递增,并且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
在众多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中,鼓室注射疗法逐渐崭露头角。鼓室注射,顾名思义,是将特定药物直接注射到中耳鼓室内。这一治疗方式的巧妙之处在于,中耳鼓室与内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通道——圆窗膜。当药物被注入鼓室后,能够透过圆窗膜直接作用于内耳,这就好比给内耳的病变部位进行了“精准打击”。且内耳中有大量糖皮质激素受体,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抑制等多种作用,可增加内耳血供,改善内耳微循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突聋的有效药物。
鼓室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诸多显著优势。首先是靶向性精准,与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相比,经鼓室给药后耳蜗内药物浓度相对较高,维持时间相对较长,且局部用药能增加耳蜗血流量,药物能迅速通过圆窗膜直接进入外淋巴,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就如同给内耳“定点投喂”药物“营养剂”,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精准性。其次,与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相比,不良反应少,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药量相对较少,从而降低了药物对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的潜在副作用风险。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借助先进的视频耳内镜设备清晰地观察耳部结构,将纤细的针头精准地插入鼓室,缓慢注入适量的药物,可以明显观察到药物进入鼓室和液平面上升的情况。患者通常只会感觉到耳部有轻微的胀满感,一般不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
鼓室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并非一蹴而就,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进行多次注射治疗,每次注射的间隔时间和药物剂量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患者在接受鼓室注射治疗期间,需要密切配合医生安排,定期复诊,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策略。
如果您或身边的人不幸遭遇了突发性耳聋的困扰,鼓室注射治疗无疑是一种值得深入了解和考虑的有效治疗途径。及时咨询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是否适合采用鼓室注射治疗,并给予最为科学合理的治疗建议,让患者有机会重回充满美妙声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