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冬至养生,“三九贴”贴起
- 文:中医科 张月莹
- 审校:邢露
- 日期:2024-12-20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节气,今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会逐渐升高,北半球的白天也将慢慢变长。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已至,新春不远。
冬至有哪些习俗呢?
1.吃羊肉:冬至吃羊肉,是中国南方和北方共有的习俗。羊肉味甘性温,是冬至进补的重要食物之一。寒冬,常吃羊肉可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
2.吃饺子:据说,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寒冬,看到百姓们衣不蔽体,耳朵都冻烂了,就用羊肉、辣椒及相关驱寒药材一起煮熟,剁碎包面皮捏成耳朵样子,煮熟后送给乡亲吃,吃后乡亲们身体逐渐康复,后便有了“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养生要点有哪些?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
1.起居:应早睡晚起。从中医的角度,早睡可以保存阳气,让身体处于温热的状态,而晚起可以补充阳气,特别是老年人,不建议太早起床,晨练时间不宜过早,以免诱发呼吸道及脑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复发。要注意穿好保暖衣物,抵御寒气的侵袭。另外,可以睡个午觉,能帮助保养神气,也能劳逸结合。
2.饮食: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尤其要注意“三多三少”,即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类、脂肪、盐分含量高的食物。饮食还宜多样化,谷、果、肉、蔬菜要合理搭配,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
①温补类食物,如龙眼肉、荔枝、饴糖、扁豆、山楂、胡桃等,可适当食用,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易上火。
②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
③滋补类食物,如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等,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同时,一些营养丰富的水果也是很好的选择。如苹果具有润肺健脾、养心益气、促进胃肠蠕动、调理肠胃、降低胆固醇和预防胆结石等功效;柚子皮厚,适合储存,味道甘酸、清香,被誉为“天然维C水果罐头”;橘子具有降低胆固醇、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橙子水分充足,甘甜可口,是降燥的佳品。
冬季养生,中医外治法“三九贴”就是一个绝佳的养生保健的方式。冬季天气寒冷,“三九天”寒湿最为严重,因此选在“三九”时节进行穴位贴敷治疗,不仅能够帮助人体抵抗寒湿之邪,而且也会对夏天“三伏贴”的疗效起到加强和巩固的作用。三九天,冷飕飕,夏病冬防,冬病冬治,我院“三九贴”正火热预约中!
“三九贴”贴敷指南
贴敷时间:
一 九 贴:2024年12月21日- 2024年12月29日
二 九 贴: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7日
三 九 贴:2025年1月8日-2025年1月16日
预约流程:
1.挂号中医科诊察室(中医科普通诊)
2.到门诊1楼中医门诊开具贴敷费用
3.缴费
4.中医科办理贴敷卡片
5.贴敷当天持卡片到中医科贴敷,不必另行挂号。
温馨提示:
敷贴时,最好穿着宽松、纯棉、深色的衣服,以免药膏沾染到衣服上面,难以清洗。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及海鲜,贴敷后应减少运动,防止药贴脱落。贴敷后注意防寒保暖。我院中医科将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患者进行专业的辨病、辨证取穴、合理药物配伍,为广大患者朋友提供疗效保障。请患者朋友提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