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又吐又拉,是诺如还是甲流?
- 文:儿科
- 审校:邢露
- 日期:2024-12-16
近期儿科门诊有呕吐、腹泻症状的小朋友大大增加,有可能是诺如病毒感染。同时,各地疾控机构流感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流感病毒活动有所增强,以甲型流感为主。那么,什么是诺如病毒感染、甲流?如何护理和预防?今天美小护和家长科普一下!
定 义
诺如病毒:也称诺瓦克病毒、诺罗病毒,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主要能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尤其在冬春季节多见,人们常把它称为“冬季呕吐病”。
甲流:是由甲型H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流感的一种亚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可呈季节性流行,中国北方为11月至次年3月。
粪口途径:人-人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呕吐物飞沫经空气传播。
污染物污染;摄入受到污染的食物和水。
甲流
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也可感染。
易 感 人 群
诺如病毒:所有人群均可感染,小于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
甲流:5岁以下的儿童被认为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群,2岁以下风险最高,6个月以下婴儿住院率和死亡率最高。
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潜伏期相对较短。
最典型、最重要的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时还伴有发热、头晕、肌肉酸痛、寒战等全身症状。
属自限性疾病,一般2~3天可慢慢好转,自行恢复。
甲流:
潜伏期多为1~3天。最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与头痛,也会有较轻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咳嗽、流涕、咽痛等。
就 医
诺如病毒:
症状有轻有重,主要表现为上吐下泻,重则导致严重呕吐与腹泻,个别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发烧等全身症状。如出现尿量减少、浑身无力、表情淡漠、口干眼干等表现,可能是出现严重脱水。应立即就医,给予相应补液。
甲流: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胸痛、脱水、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就医。
护 理
诺如病毒:
肠道隔离,避免传染给家人、朋友、孩子,如托幼机构的老师与孩子之间应避免交叉感染,勤洗手、管理粪便。
食用易消化、易吸收食物,清淡饮食,注意补充水、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或喝咸菜粥,少吃甜粥,因为糖会加重腹泻。
口服益生菌,如双歧杆菌等,抑制有害细菌产生,对抗诺如病毒导致的肠道功能异常。
建议感染者居家休息,特别是学龄儿童,应做好居家隔离,以免引起更大范围内传播。
甲流:
发热护理:流感症状之一是发热,而且往往是高热。
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
低热和中热可以采用物理降温,可以用温水进行擦浴。擦拭患者的颈部、腋下、腘窝及四肢。
如孩子发烧超过38.5℃,且精神状态不好,可使用退烧药。
预 防
诺如病毒:
保护水源,避免粪便污染水源。
加强食品卫生、感染者或腹泻患者避免下厨或准备食物。
生鲜食品妥善、彻底加工,注意生熟食的刀具、砧板分开使用。
不吃或尽量少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食品,特别是牡蛎等贝类海产品。
避免与急性胃肠炎患者接触。
照顾患者时注意个人防护,穿戴手套、口罩、隔离衣等。
加强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出归来、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注重环境卫生,定期对居家环境进行清理消毒。
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甲流: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在流行高峰前的1-2个月,一般是10月。
保持环境卫生,勤洗手,室内经常通风,避免空气对流。
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同时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休息。
在流感高发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出现流感样症状时,主动自我隔离,外出公共场所宜戴口罩。
区 别
甲流和诺如这两个病毒,都属于传染病。
流感主要以发烧、肌肉酸痛、乏力这些症状为主,消化道症状会轻一些。
诺如病毒会出现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消化道症状相对重一点。出现腹泻,重点考虑可能是诺如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