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康加“骨”劲儿

  • 文:骨质疏松科 许静宜
  • 审校:邢露
  • 日期:2024-10-1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骨质疏松患者的数量也逐年增长,目前已突破7000万人。骨质疏松性骨折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是老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借此机会,小编带你了解骨质疏松。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

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

需要定期筛查骨质疏松的高风险人群:

1.绝经后女性;

2.遗传、骨折家族史人群;

3.运动少、长期卧床人群、营养不良;

4.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过量甲状腺激素等;

5.会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风湿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疾病及心肺疾病等;

6.不良的生活习惯:失眠、长期饮酒、碳酸饮料、吸烟,浓茶浓咖啡。

骨质疏松的危害有哪些?

骨质疏松初期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骨骼的疏松程度加深,所带来的危害也日益增加:

1.骨折:这种骨折常发生在脊柱、髋部和手腕等部位。骨折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影响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负担。

2.身高变矮: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脊椎压缩,可能导致身高减少。

3.影响生活质量:骨质疏松还可能影响人的行走能力,导致长期卧床,进而增加肺炎、褥疮等并发症的风险。

4.心理健康:骨质疏松患者常常会因为害怕骨折而减少活动,这可能会导致他们的情绪低落、焦虑或沮丧。

骨质疏松如何预防?

1. 预防与保健:预防骨质疏松,首先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均衡饮食、适当增加日晒等。其次,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骨质疏松的迹象。此外,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的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并防止跌倒等可能导致骨折的情况发生。

2. 饮食与营养:骨质疏松患者应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牛奶、豆腐、小鱼、虾、蟹、蛋黄、油菜、西兰花、蘑菇等都富含钙和维生素D。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适量摄入蛋白质,以维持骨骼的正常代谢。

3. 运动与锻炼: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骨骼的力量和密度,对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同时,力量训练如举重、深蹲等也有助于增强骨骼和肌肉的力量。然而,运动应因人而异,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伤害。

4. 治疗与康复:骨质疏松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钙剂、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药物等,用以增加骨量、减缓骨流失。非药物治疗则主要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对于已发生骨折的患者,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功能。特别提醒,不论是药物还是非药物治疗,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