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乙肝“大三阳”母亲如何娩出健康宝宝
- 文:消化二科 王迎春、邱丽瑛
- 审校:邢露
- 日期:2024-07-26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推进我国肝炎防治工作的重要部分,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母婴、血液(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和性接触传播,在我国以母婴传播为主,占新发感染的40%~50%,多发生在围生期,通过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或体液传播,阻断母婴传播是预防HBV的源头,母婴阻断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医疗技术手段,阻止母体HBV传播给婴幼儿。
所谓乙肝“大三阳”常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或HBV携带者,表现在免疫指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肝e抗原(HBeAg)阳性、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育龄期及备孕期女性均应筛查HBV免疫指标,对于HBsAg阳性者需要检测HBV DNA,以识别病毒载量水平。
慢性HBV感染者准备近期妊娠,或妊娠期间有抗病毒指征时,应在充分沟通并知情同意后,按照专科医生指导进行专业的规范治疗。
乙肝“大三阳”母亲分娩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在不同部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即使进行主动和被动免疫,仍有约5%~10%的HBV感染合并高病毒载量母亲所娩婴儿发生HBV感染,其危险因素包括母亲HBeAg阳性、HBV DNA高载量、准种特征和HBx基因特征。HBeAg阳性母亲或7月龄时抗-HBs低水平的儿童,应在2岁前及时加强免疫注射,而不要等到其抗-HBs阴转再加强免疫注射。
母婴传播是HBV最常见的传播途径,科学的管理控制可以有效减少HBV的传播。做好孕前筛查和病毒阻断工作,制定HBV母婴传播阻断的方案策略,减少乙肝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我国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质量和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