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重养心

  • 文:中医科 于强
  • 审校:邢露
  • 日期:2024-05-06

立夏”又称“春尽日”,过了立夏,便正式告别春天、进入夏天了,古时的农事活动进入了大忙季节,而对应到人体,养生方向也发生了变化。

《黄帝内经》里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这里是说,人们在夏天来临的时候,更要注意顺应天气的变化,尤其注意养心,我们可以抓住以下几点,来平安度过“苦夏”。

晚睡早起

这里的“夜卧早起”并非让大家熬夜,而是立夏之后,天亮得早而夜黑得晚,人体也要顺应这种变化。晚上睡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早上则应该早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盈。

这里要特别强调下“子午觉”。子时即23:00—1:00,是人体经气“合阴”的时间,此时宜养阴,如果平日晚上10:00休息,到了夏季,在晚上11:00之前睡觉就可以了。午时即11:00 -13:00,是“心经循行的时间”,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间,此时小憩有利于养阳。

早上起得早了,夜间睡眠时间相对就不够了,这时白天最好睡个午觉,对精力、体力都是很好的补充。但午睡虽好,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为宜。

增酸减苦

中医认为“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立夏之后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

可以多吃的酸味食物有:山楂、西红柿、葡萄、百香果、柠檬、乌梅、菠萝、猕猴桃等。少吃苦味食物,并不代表任何苦味食物都不吃,像苦菜、苦瓜、莲子等食物都有清心火的作用,很适合夏季食用。

多粥多汤

立夏后人体阳气渐趋于外,汗出较多,气随津散,人体阳气和津液易损。所以可以多进稀食,早、晚食粥,午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养护脾胃。

煮粥时,可以加些荷叶,荷叶味道清香,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

调畅心情

立夏以后,天气转热,人的心神易受到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另外,暑气通于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烦气躁”。因此,立夏要注意调畅心情,戒怒戒躁,保持心情舒畅。

适量运动

立夏以后要选择平和的运动,因为汗为心之液,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本就容易出汗,剧烈运动更会导致大汗淋漓,耗心阴、伤阳气。夏天天亮得早,我们应该顺时而起,出门适量运动,呼吸吐纳,排出体内蓄积一宿的浊气,有助于阳气的提升。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五禽戏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都是适合的,在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暂别春红,从现在起,让我们平心静气,健康地度过这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