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世界哮喘日】认识哮喘疾病 让呼吸更自由
- 文:呼吸一科 王晓琨
- 日期:2023-04-27
2023年5月2日是第25个“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题是“全面关爱每一位哮喘患者(Asthma Care for All)”。
为了让更多的成人哮喘患者及儿童哮喘患者得到规范的治疗和全程管理,进一步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宣传正确的哮喘防治知识,2023年5月4日上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一科病区与儿科病区医护团队共同举办“2023年世界哮喘日义诊宣传”活动,届时我们将进行义诊和科普宣教。
义诊时间:2023年5月4日,上午8:30~10:30
义诊地点: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楼一楼大厅
义诊专家:儿科主任宋涛、呼吸一科主任宋晓萍等医护团队
线上健康咨询与科普讲座:王晓琨主治医师
什么是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细胞以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有所加重,同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和可变的气流受限,随着病程延长可导致气道结构改变,即气道重塑。
如何知道自己可能得了哮喘?
当患者出现了反复的喘息、咳嗽咳痰、胸闷气短、憋气等不适症状,且上述这些症状会有阵发性发作,与接触冷空气、烟雾和香水等异味刺激、运动等有关,以夜间和清晨为重,发作时呼气时间延长,伴有喘鸣音。症状经解痉平喘药物治疗后可得到缓解或自行缓解。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或者警惕自己可能出现得了哮喘,这种时候我们就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哪些人容易得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其发病具有家族集聚现象,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哮喘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相关性。
其中环境因素包括
(1)室内变应原屋螨是最常见的。家中饲养的宠物如猫、狗、鸟,会释放变应原在它们的皮毛、尿液与粪便或者唾液等分泌物里。室外常见的变应原:花粉是最常见的引起哮喘发作的诱因。
(2)职业性变应原也可引起职业性的哮喘发作,常见的变应原有面粉、木材、动物的饲料、茶、咖啡豆、蘑菇、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松香,还有些化学物品如活性染料、异氰酸盐邻苯二甲酸、过硫酸盐、乙二胺等。
(3)我们经常食用的药物或者食物添加剂如阿司匹林等是药物所致哮喘的主要变应原。
(4)环境中的其他因素:大气污染;剧烈运动、气候转变;精神心理因素等。
确诊哮喘后应该怎么办?
(1)控制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自我管理。
(2)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核心就是规律有序应用药物。
控制哮喘发作要注意哪些问题?
(1)在专科医生的建议下规范正确地应用药物,学习掌握药物吸入正确的方式,患者及其家属要了解并牢记不同药物的作用和正确使用办法。
(2)定期去医院的专科门诊进行复诊,按照专科医生指导规范使用药物,在有病情加重情况时,不要一味地拖延,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系统治疗。
(3)生活中要避免接触会引起哮喘发作的一些危险因素:比如戒烟,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避免接触到冷空气、异味、猫狗毛发、螨虫等变应原,在饮食上避免进食易过敏或刺激性的食物,到医院及早明确自己的过敏源,防止在生活和工作中频繁接触。
(4)支气管哮喘的稳定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骑车等有氧运动,有意识地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腹式呼吸等。上述锻炼应该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因为运动量过大,导致疾病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