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多学科合力搭建一站式乳腺癌诊疗平台
- 文:肿瘤一科
- 日期:2023-04-13
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全球排名第一。目前治疗的手段包括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放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同时,不同分子分型、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治疗策略截然不同,如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不在诊断明确后立刻手术治疗,而是更强调术前采用靶向或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使肿瘤缩小,根据手术后的肿瘤缩退情况是否给予强化治疗,实现精准、个体化治疗。“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是提高乳腺癌诊治效果、值得广泛推广的重要诊疗模式。”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一科主任冀学宁介绍说。
多学科协作诊疗
是规范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如今,医学发展十分迅速,每年都会更新最新的进展,包括新药研发;诊疗模式、方案都在不断调整,乳腺癌治疗变得越来越精细,更加专科化,传统的经验性诊疗也已经不符合医疗发展的需要,任何医生都不能包揽全部的治疗。以多学科协作为前提的单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团队应运而生。
不同专科,分工不同,“多年来,在复杂疑难的乳腺癌治疗方案制定上,我们一直倡导多学科协作的理念,以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为依托,联合乳腺肿瘤内科、乳腺外科、放疗科、病理科、放射科、介入科等多学科,对患者病情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制订出最佳的治疗方案,不仅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更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在规范化、个体化治疗过程中,也有效凸显了诊治的综合性与精准化。”冀学宁主任告诉记者说。由于在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方面的突出特色,2020年,由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宣布了第一批国家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中心的名单,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大连市唯一一所入围的市属公立三甲医院,这标志着医院近年来在乳腺癌的诊治方面进入了国家梯队。
乳腺癌MDT门诊
让患者不为专家“跑断腿”
乳腺癌是当前有效治疗方法比较多的恶性肿瘤之一,但选择多可能会让患者走了弯路,一些类型的早期乳腺癌是在先手术,还是先化疗或靶向治疗的问题上会影响患者治疗结果。很多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是先选化疗还是内分泌治疗也会极大影响患者远期的疗效。为了让乳腺癌患者得到更加规范精准的治疗,解决患者求医“跑断腿”问题,两年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专门开设了乳腺癌MDT门诊,时间为每周一。由相关科室提供病例资料,通过MDT讨论后,与患者沟通治疗方案,通过这种形式,使外科治疗的一些晚期病人及时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延长了生存期的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使一些早期的患者、罕见病例的患者得到了合理的治疗。乳腺癌MDT门诊的开诊,一方面通过优势医疗资源的整合,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系统、更有效、更规范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各学科间的学术交流与互融,也将进一步提升医院乳腺癌标准化、规范化诊疗水平。
品牌实力学科
搭建一站式规范诊疗平台
记者了解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一科是集靶向、免疫、化疗、放疗、介入、粒子植入等综合治疗为一体的肿瘤治疗专科。专注于乳腺癌和妇科肿瘤的相关的诊治,为肿瘤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全程、全方位、全周期管理治疗。
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冀学宁主任表示,多种治疗方式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很多武器,但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早期乳腺癌首先按照行业规范指南进行常规诊疗,根据复发风险,低复发风险选择减法治疗,高复发风险选择强化治疗。晚期乳腺癌,遵循量体裁衣式的精准化、个体化治疗策略,用好每一个药物或者方案,细水长流。
此外,乳癌患者能否获得良好的预后,除了治疗方案的精准有效,全程、全周期、全方位管理理念也十分重要,冀学宁主任介绍,全程管理不仅着眼于疾病治疗,同时促进医生与医生、医生与患者、患者与家庭之间的沟通,加强治疗过程中的跟踪随访,减轻出院后药物毒副作用,帮助患者提升信心,增强治疗的依从性,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根据乳腺癌患者的不同阶段、不同类型进行及时调整,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