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半岛晨报】孩子的扁桃体炎为什么反复不好呢?
- 文:转载:2022年09月26日《半岛晨报》A05版
- 日期:2022-09-29
秋分过后,天气日渐转凉,昼夜温差大,孩子容易患感冒,引发扁桃体炎。为什么孩子更容易得急性扁桃体炎?而且反反复复不容易好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科于晓辉主任做了详细解答。
于晓辉主任介绍,扁桃体位于咽部,左右侧各有一个,在舌腭弓与咽腭弓之间。虽然扁桃体有阻击细菌、病毒的作用,但它的免疫能力却是有限的。当吸入的病原微生物数量较多、毒力较强时,或者当孩子因为劳累、受凉等原因导致抵抗力减弱时,潜伏在扁桃体小窝里的病原体便会迅速繁殖,从而引起扁桃体发炎。一般1岁后扁桃体开始逐渐增大,3-6岁达高峰,10-15岁逐渐退化。因此扁桃体炎多见于学龄儿童。在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
急性扁桃体炎主要以咽痛为主,有的伴有全身症状,比如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细菌和病毒感染,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或者鼻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导致小儿扁桃体炎的发生。当幼儿身体由于某些因素,如营养不良、消化不良或者佝偻病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原有的致病细菌或者病毒便会大量繁殖,进而引发小儿扁桃体炎。如果着凉、疲劳过度、吸入有毒气体等,也是小儿扁桃体炎的诱因。
于晓辉主任介绍,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周身不适等表现,小儿有时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等。婴幼儿可因肠系膜淋巴结受累而出现腹痛及腹泻。咽部或扁桃体肿大、充血,或咽部和扁桃体表面出现渗出物。咽痛,尤以吞咽时明显。大龄儿童会主动表达咽痛;而低龄儿童有无咽痛需要家长仔细观察,比如有无出现吞咽时皱眉、痛苦,或持续流口水。
扁桃体炎发病期间,家长的护理很重要,饮食方面,鼓励宝宝多饮温白开,吃粥、稀饭、面条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如体温超过38.2℃(高热惊厥的患儿除外),可口服退热药。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抗生素使用上,应遵医嘱规范,足疗程应用抗生素,疗程一般7-10天。需要提示的是,扁桃体上有许多较深的小窝,病原体隐藏较深,极容易形成病灶,抗生素需要较长时间的有效治疗,才能彻底治愈。如果中途停药,就无法全部根除病菌,还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这也是导致孩子反复急性发作扁桃体炎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