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世界慢阻肺日】改善呼吸,健康生活 积极预防慢阻肺

  • 文:呼吸二病房 刘畅
  • 日期:2021-11-18
2021年11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为“改善呼吸,健康生活”。小编邀请了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二病房专家,为大家作慢阻肺相关知识的科普。

关于慢阻肺的相关数字

1. 中国慢阻肺患者已超1亿人;

2. 40岁以上患病率高达13.7%;

3. 中国每分钟2.5人死于慢阻肺,年死亡数高出肺癌1倍;

4.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有慢阻肺,做过肺功能检查的人不足10%;

5. 当出现气促等症状时,肺功能往往已经损失50%以上;

6. 初次到医院就诊的慢阻肺患者中,75%以上已是重度,15%左右是中度,真正轻度患者不足5%。

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慢”不是指该病的危险性小、程度轻、进展慢,而是指疾病长期存在,不能根断而需要终生管理
“阻”气道发生阻,气流通过受限,从而出现肺泡扩大、胸部过度膨胀、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
“肺”指这个疾病与肺相关。肺功能持续下降,甚至出现产生呼吸衰竭、肺心病、肺癌、肺性脑病等多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慢阻肺的发病原因

慢阻肺是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所导致的。发病主要是与个体易感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系。其中,因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以及空气污染等造成患者肺部基础疾病影响,从而破坏肺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形成。此外,感染也是慢阻肺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慢阻肺有哪些症状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会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其中,逐年进行性加重的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
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慢阻肺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会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其中,逐年进行性加重的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钟南山院士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尤其是以下【高危人群】:
1.吸烟或被动吸烟人群;
2.经常接触生物燃料的人群;
3.毒素、粉尘、工业性化学物质等职业接触史;
4.环境污染,如木料燃烧烟雾、交通污染史;
5.哮喘或儿童时期呼吸道感染病史;
6.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家族史或者病史。
得了慢阻肺怎么办

戒烟

吸烟可以明显增加慢阻肺的发病率,也是慢阻肺最常见的高危因素,80%~90%的慢阻肺患者为吸烟者。因此,吸烟者要及早戒烟!

加强防护,避免感染

季节更替时,避免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特殊时期,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的地方。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呼吸道免疫力。腹式呼吸和缩唇式呼吸训练可以锻炼膈肌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气体分布,延缓病情进展。

规律用药,及时就医

根据医嘱规范吸入药物。吸入药物副作用小、起效快、用量小、安全性高,可以长期使用。目前医学并不能彻底治愈慢阻肺,但医生可以帮你舒缓气喘、减少咳嗽、减慢肺功能的退化、减少急性加重和住院,使你的活动和生活比以前轻松愉快。

疫情期间,请各位慢阻肺患者增强防护,规律用药,避免劳累及着凉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病情变化及时就医。特殊时期,就诊不易,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二科愿为您提供方便,慢阻肺患者可扫码进群进行病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