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争分夺秒!抢救患者家属脱险
- 文:文化中心 刘雅旭
- 日期:2021-11-17
11月11日,我院循环四科、肾内科医护人员以快速的应急能力、过硬的急救技能,与急诊科、手术室、导管室等密切配合,危急时刻抢救一名5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马女士,最终成功脱险。
据悉,当日一早,肾内科正在交接班,陪护母亲做腹膜透析置管手术的马女士突然捂着胸口说胸痛、胸闷、气短。片刻间,便呕吐,无法言语。护士长杨慧以多年护理经验从患者状态判断出:心肌梗死可能性很大,于是立刻派医护人员推轮椅送她去急诊,联系急诊科的同时帮忙挂号,另一边杨慧也帮联系其他家属,科室承担起了照顾重患这份重任。杨慧护士长事后回忆,说道:“当时情况紧急来不及犹豫,必须果断做出决策,要确保能够及时抢救患者生命。”整个过程用了10分钟左右,而正是这10分钟,给了她生的希望,帮她赢得了时间。
随即,循环四科主任谢莲娜得知情况后迅速前往急诊科采取措施准备急救。8:20,马女士由肾内科病房护士送到急诊科,当时意识模糊,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十分危急,出现了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恶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表现,血压也出现不断下降趋势。在迅速为她做完心电图检查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必须立即实施手术治疗。导管室迅速部署,尽全力缩短时间。
谢莲娜主任迅速与导管室护士紧密配合展开工作。9:20开通血管(入门到开通血管时间60分钟)。随后,经过多名医护人员积极不懈的抢救,植入支架,手术顺利完成,马女士终于恢复意识清醒,血压也恢复正常,成功从死亡线上挽回一命。
谢莲娜主任表示:“时间就是生命”,如果耽误下去有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另外,“时间就是心肌”,针对心梗患者必须争分夺秒在最短的时间内开通闭塞血管,将心肌损伤降到最低,这样存活的心肌就多,将来对心功能会有好处,改善了远期预后,长久收益。
当马女士清醒后,得知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趟,立即向医护人员表达了感激之情,激动地说:“幸亏你们快速及时地把我送到急诊救治,要不然我这命就没有了。”她的母亲也露出安心的笑容。
谢莲娜主任强调:“这次成功抢救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紧密配合、团结协作的结果。同时也要归功于2017年我院启动胸痛中心建设,并于2018年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缩短救治时间打开了新的通道。”正是因为有这个流程启动,各科室无缝隙的配合,不用等待或请示,整个流程特别顺畅,基本没有一秒钟的耽误。可以更好的把握重症救治的“黄金时间”,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因此,整个抢救过程就体现胸痛中心建设的直接成果和意义,当然最受益的是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