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战疫前线】蹲跳跑爬!他们不是运动员,是核酸采集员!

  • 文:转载:2021年11月14日《大观新闻》
  • 日期:2021-11-15

11月6日至今

大连10家医院1100名医护

一直坚守在庄河市

每天进行核酸采集工作

今天来讲核酸采集员的故事

根据大连疫情发展变化情况,我市及时调整大规模核酸检测策略,加大对重点地区核酸检测力度。目前庄河市正在进行第八轮核酸检测,全市其他地区也已启动第三轮核酸检测。

爬墙蹲门,一天爬4000级台阶

近日,一张“大白”爬墙采集核酸的照片在网上流传,除了感慨“大白”的灵巧,更多网友更感受到了医护的不易。


照片中的“大白”,是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循环五科男护士张金栋。“我们上午在固定采集点,下午就需要走村串屯挨家挨户进行采集。我是男人又年轻,就把外采的任务揽了过来。”张金栋说,11月13日,走到庄河市徐岭镇一户居民家时,发现大门没有任何孔洞,“我看到院墙外的草垛,就决定爬墙了。”张金栋已经连续4天到徐岭镇复兴村挨户采集,最忙的时候凌晨4时出发,下午4时才收工,整整12个小时不停歇。“有的地方三轮车不好走,只能爬山路了。已经干了一周了,护士姐姐们都挺累的,外采就我来吧!”虽然很辛苦,但张金栋的声音依然洪亮坚定。


据中山医院外采队队长宋健说,连续工作7个小时不吃饭,1人能采500多人次,逐户上门核酸采集,一天要爬4000级台阶,衣服湿透了、汗水花了护目镜,仍不愿意多耽误一分钟;喘个10几秒,缓过劲儿来继续战斗,这些都是这几天采集队员们的工作常态。4000级台阶啊,相当于200多层楼!就是凭借强大的意志力,队员们坚持完成每天的任务。

大家小家,一起守护

11月14日凌晨3时,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庄河采集队出发去了庄河市大郑镇的十几个屯子,为不便出门的老人上门采核酸。


年近80的大爷要带着假肢操持家务,老奶奶说“没有伟大的党,我们老两口早就完了。”血透中心护士黄宵说,看到两位留守老人瞬间触碰了泪点,“还有一位大娘哭着对我们说‘谢谢’,没有我们这么拼尽全力就不会这么安宁,是我们日夜奋战才能让病毒尽快消散,大娘在门里哭,我在门外哭。如果不是我身穿防护服,我想我们娘俩也许会相拥而泣吧!从起床到现在滴水未进的一天,但是精神食粮却足以满足我的所有,因为大家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在拼尽全力地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