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4日疫情爆发以来,医院全面统筹,“掏家底儿”式的全力配合大连市疫情防控工作。截止至9日,医院先后派出7批次近800名医护人员前往庄河、中山区等地进行核酸采样工作。庄河地区核酸采集量达28.1万人次,中山区各街道核酸采集量达19.58万人次。
由于核酸检测标本量的激增,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又开启了24小时运转模式,运送,扫码,录入……环环紧扣,争分夺秒。11月8日,盘锦、葫芦岛等兄弟城市的核酸检测外援队30人正式进驻医院开展工作。医院核酸检测能力大幅提升,每24小时可达最高检测峰值。
另外,医院紧急集合了45名医护及院感人员,并做相应专业培训,于11月10日,整建制的进驻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连中心(市公卫临床中心)。
由于外派大量医护人员,留守院内的医护人员工作压力陡增,大家也都克服困难坚守在岗位上。各临床科室、门诊、机关、后勤等工作人员无条件配合应战,在需要的地方贡献各自的力量。
经历了多次战疫磨砺,中山医院人早已是能战敢战的队伍,熟悉的紧张氛围,熟悉的相互鼓励,更多了一份从容和必胜的信心!
“大白”的朋友圈
医护们的朋友圈更多的是完成核酸采样“大白”们的心灵独白。一条条翻阅着,不禁被他们舍身忘我又乐观积极的精神所动容。有人说,不在庄河,无法感同身受。小编说,不去一线,朋友圈便是探寻“大白”的唯一窗口。一字一句,表达了真真切切的劳累和辛苦,更透漏出满满的正能量和不怕、不服的韧劲。


“大白”的暖心故事
“妈妈你真棒!”看到女儿在5米外比出加油的手势,孙翠亭的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一幕发生在中山区桃源街道镇海社区的核酸检测现场。作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一名护士,孙翠亭当天来这里执行核酸检测任务,这里也是她公婆的住处。不过孙翠亭没有想到,自己会“巧遇”女儿和公婆。这也是她本次疫情爆发后和女儿第一次见面。在人群中认出女儿的时候,除了“太巧了”和“真高兴”,她找不到其他语言来描述心情。宁宁比妈妈更开心,她在妈妈身边蹦蹦跳跳,问妈妈“你想我吗”,只是妈妈忙着工作,一边简单和女儿聊了几句,一边还得继续手中的活儿。宁宁想让久别重逢的妈妈抱抱自己,这个小愿望也没能实现——8日这天,孙翠亭和其他“战友”一直忙到了深夜12点。有热心的社区居民帮助“偶遇”的母女俩拍了一张合影。这张照片也立即成了她的手机屏保。“将来把照片洗出来给女儿,特别有意义!”

“大白”的心灵独白
2021年11月9日,来庄第四天。
由于疫情,打破了我所有的工作节奏,科室几次关闭几次开,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自10月18号开始接到新的任务,负责接种中山区高风险人群的第三针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一天不休,我很久没有好好的陪陪我的孩子了,正好看见天气预报说8号要降温,而6号是周六,我抽空带孩子去准备御寒衣物,刚试了一件就接到紧急集合通知,下午两点准时出发,派出100名护士奔赴庄河。我赶紧把孩子送回家就赶往医院。来到庄河,已经下午六点多,看到全部高速路况封闭,才知道疫情形势不容乐观,急忙放下背包就立即领取任务赶往现场。我们这些人员包片,兵分几路,每一个小组都要把分管的所有人员检测结束才可回来,这一天我们干到了凌晨两点,总计将近4万人的核酸检测。政府在大会议室里临时搭建了行军用的折叠床,我们倒下就睡了,不到三个小时,第二天六点起床再次出发,继续前一天的工作。防护服一上身就会出汗,挨家挨户上门采集,再顶风一扫,汗水变成了冰水,身上极度不舒适,第二天回来就晕乎乎,鼻塞。预感一定是着凉感冒了。这边物资匮乏没有药吃,我偷偷让家人把感冒药塞进医院的物资里给我带过来。第二天晚上才到。我吃了三种双倍剂量的蒲地兰、莲花清瘟,感康和兰芩,不想因为我一个人影响整个队伍的工作进度。今天已是9号,来庄第四天,还是鼻涕一把眼泪一把。鼻塞,没有发烧。出于多年工作经验,我知道自己就是感冒了。可是我怕同事们担心也怕同事们恐慌。我还是不想让她们知道我感冒没好。晚上在20多个人的房间里睡觉,我捂着被子擦鼻涕眼泪,也不知道自己几点睡着的。 当地领导说我们最少要工作12天以上没有阳性才可以离开。虽然工作量上没有超过我所能承受的负荷,但还是很辛苦。每个人每天只有一套防护服,每天早上防护服一套就不能再脱,直到任务完成。每一天最少要不吃不喝五个小时以上。七点半换上,到达现场八点多,每一个小组采集工作量基本都在一千多人,动作再快也要干到一点多,如果中间出现问题的话就要干到两三点钟才能回来。我不习惯尿在裤子里。只有通过憋尿和不喝水来减少痛苦。大家每天都有给密切接触者采集的人员,我和另一个领导商量着要把住所的消杀工作承担起来,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每天回来拖地、擦台面。晚上回来后,累了一天,大家在一起聊聊天,逗逗乐,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这么多人没有几个是单身,都在克服困难,坚持工作,更有那么多年龄大身体不好的也在坚持。回想起来工作这么多年,经历过五七空难、03非典、隧道塌方、打架暴力事件、大连湾疫情、金普新区外采,哪一次不是临危受命,但哪一次都丝毫没有犹豫。我们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骨子里有与生俱来的担当。疫情终将散去。庄河很快就会被治愈,而我们一直在路上,向自己致敬!向我这一身白服致敬!今天留守在庄河徐岭镇的10名外采队员们全部入户采集,本着“一户不落”的原则,大白们开始了他们的上山、下屯、坐三轮的工作体验。有的农户住的偏远,山路不好走,当地百姓手执开路镰刀为大白开路。有的坐上了村里提供的豪华版五羊三轮,满街“溜达”着去采核酸。
寒风吹透,浑身冻僵,但心中暖流涌动;眼镜挂霜,面屏结冰,但眼神依然坚定;感受着被汗水湿透又冻住的棉服,也不曾放慢室内室外、楼上楼下奔走的脚步。一切的一切,只因肩负使命与担当,满怀爱与希望。


风,走了,雪,停了,感恩阳光拥抱大地,感恩大白们的艰辛付出,愿滨城无恙,百姓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