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介入科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挽救危重咯血病人

  • 文:介入科
  • 日期:2020-12-16

近日,我院介入科经过六个小时的努力,成功救治了一名咯血危重病人。

该患者曾因支气管扩张数余年,多次入院治疗。3天前因出现咯血症状无缓解入住我院。检查发现,患者具有支气管扩张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左侧肺损毁肺,加之咯血及中度贫血,因其基础病情较为复杂,治疗难度颇大。期间患者突发持续性咯血,咯血总量近300ML,因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病人情况危急,为寻求进一步治疗办法,遂转入介入科。

考虑到患者危急生命的情况,止血刻不容缓。介入科周军主任当机立断,决定为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该术式的关键,需要在整个胸腔之中准确找到所有的出血血管,并将其一一进行栓塞。犹如大海捞针,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万分的细致和耐心。术中造影显示,患者左侧两只支气管动脉、左侧膈动脉、左侧两只肋间动脉及胸廓内动脉参与供血并有明显的增曲迂曲。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周军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技术手法,面对分布复杂且众多的血管,他一根根的找出血血管,并用明胶海绵微粒对其进行充分致密的栓塞来保证治疗效果。慢慢地,患者咯血量逐渐减少,因失血而掉下来的血压恢复了正常水平,原先苍白的面庞也恢复了血色,呼吸也逐渐趋于平稳。终于,经过六个小时的努力,造影显示所有异常血管血流中断,咯血成功停止。

据周军主任介绍,咯血作为内科常见病,其病因较复杂,多源于肺结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病变,且多伴反复咳血史和贫血貌,部分大咯血患者可因呼吸道大量血液堵塞或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需及时采取诊治。既往咯血一般首选内科药物治疗,但常规药物治疗的效果多不理想,加之外科手术的风险相对较高,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耐受。这种情况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具有止血速度快、微创、安全等优点。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与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咯血的诊治价值已得到临床认可,现多作为治疗大咯血的首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