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我国肺癌发病状况介绍

  • 文:转载: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
  • 日期:2016-11-29

我国肺癌发病状况介绍

一、全国肺癌发病情况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地区22个连续监测点的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从2000年的42.63/10万上升到2012年的64.54/10万。但由于癌症总体上属于一种老年疾病,发病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社会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癌症发病率自然也会随之增加。因此,直接比较不同年度的粗发病率不能科学地反肺映癌发病的变化趋势,需要进行年龄标化后才具有可比性。采用中国2000年普查人口对粗发病率进行标化,肺癌发病率从2000年的33.33/10万上升到2012年33.93/10万,发病趋势保持平稳。这表明,目前肺癌粗发病率的增幅主要由于人口老龄化所致。分男女来看,男性调整人口结构后发病率每年下降0.32%,女性调整人口结构后每年上升1.09%,均未出现显著上升。

二、北京市肺癌发病情况

根据2014年6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北京市2013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北京市居民肺癌发病率由2003年的44.56/10万上升至2012的63.84/10万,标化后发病率较为平稳,特别是2007年开始出现拐点,2007-2013年间,北京市居民的肺癌发病率年平均下降0.18%,开始进入平台期。

中国癌症防治工作进展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类慢性病,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广泛存在,中国癌症防治形势日益严峻,根据2015年6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2年中国居民癌症新发病例309万,发病率为235/10万。男性发病前五位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死亡病例200万,死亡率为144.3/10万,死亡率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癌症防控工作,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癌症防治体系建设,提高癌症防治能力,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努力遏制癌症增长态势,降低癌症疾病负担。2015年9月,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15部门编制印发了《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对我国癌症防控工作的目标、策略和措施进行了明确。在行动计划的引领下,中国癌症防控的各项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一是癌症防治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层面成立国家癌症中心,统筹指导全国的癌症防控工作,省级层面已有辽宁、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重庆、云南、甘肃等11个省份成立了省级癌症中心,隶属于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作为各省份癌症防治工作的技术支持机构。

►二是肿瘤登记制度基本建立,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的支持下,我国肿瘤登记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项目支持登记点数308个,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约3.4亿人群,占全国人口的26%。

►三是癌症防治宣传不断强化,国家癌症中心、各省级癌症防治机构以及中国癌症基金会、抗癌协会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癌症防治科普宣传,依托肿瘤防治宣传周等宣传平台和癌症早诊早治等惠民项目,通过专业咨询、健康讲堂、防癌健康查体、科普宣传等活动,引导大众科学认识癌症,大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群众防癌意识得到明显提高。

►四是癌症早诊早治工作深入推进,目前中央转移支付项目支持开展了农村癌症高发地区、淮河流域以及部分城市地区的癌症早诊早治工作,项目累计筛查出高危人群275万,检出阳性病例7.3万,平均早诊率高于50%,有效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欢迎,同时提升了项目地区居民的防癌意识和健康素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部分早诊早治工作开展较早的地区已经出现了食管癌、胃癌等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下降趋势。

►五是癌症规范化诊疗工作进一步加强。常见癌症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不断完善,癌症筛查、诊疗等适宜技术以及个体化规范治疗方案得到推广应用,质量控制与评价工作不断加强。2016年3月,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关于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提高诊疗能力、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模式、推进科学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6年10月,中国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降低癌症等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作为重要的发展指标。目前正在编制的《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6-2025年)》,将重点针对推进癌症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加强癌症规范化诊疗等癌症防控工作提出具体的策略要求,并对降低因癌症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提高早诊率和患者5年生存率设定具体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