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大连晚报】疫情期间,这两大类疾病如何就诊?

  • 文:转载:5月8日《大连晚报》A15版
  • 日期:2020-05-08

疫情的突袭,让不少人一直处在一种紧张、焦虑的情绪中,有的夜晚难以入眠,有的出现反复洗手等强迫行为。但很多市民认为,这并不是“要命”的疾病,自己默默消化这些情绪。还有一些脑血管疾病患者认为病情不“急”,总是拖到病情进展才就医。

不过,随着各大医院全面恢复诊疗工作,门诊及住院严格的防控措施给市民吃了“定心丸”,记者日前走访发现,一些患者已经开始积极寻求帮助。

事例1

出现心理问题及时就诊

不久前,一名33岁的女性全副武装地走进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张艳丽的失眠心理门诊。张艳丽一抬头吓一跳,女子的防护措施比医护人员还要严格:N95口罩、两层防护手套,还有护目镜和防护面罩。原来,该女子平时就容易焦虑,疫情后她就怀疑自己中招了,稍微咳嗽就觉得被感染了,反复去医院检查、拍CT。即便医生告诉她肯定不是新冠肺炎,她还是怀疑,不停地测体温、洗手,整个生活一团糟。

张艳丽告诉记者,最近失眠心理门诊接诊的焦虑及睡眠障碍患者数量是以往的2倍,平常就比较焦虑的这些人,疫情期间容易出现特别严重的焦虑情绪。他们往往觉得自己生病了,处于疑病状态,这是焦虑的一种临床表现。“目前这个阶段,我们建议平时精神压力比较大,有一些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的市民,可以主动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咨询,越早干预越有益。医院门诊防控严密,市民就诊不必太过焦虑。”张艳丽介绍,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先进行认知行为治疗,让患者对新冠病毒的认知观念有一个转变。认知转变后,往往心理也会发生变化,情绪就放松下来了。医生还会指导患者做一些正念疗法等放松训练,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事例2

出现脑缺血征兆千万别扛

不久前,一名73岁的老人在家突然感觉左侧肢体无力,但持续十几分钟就缓解了,测量血压发现收缩压达160毫米汞柱,由于患高血压、高血脂多年,加之最近睡眠不好,血压比他平常高一些,于是自己口服阿司匹林和他汀类降脂药,觉得挺到疫情结束再就医。但是第二天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再次出现,并且持续不缓解,于是急忙来医院就诊,医院诊断脑血栓形成。

张艳丽告诉记者,其实前一天患者的症状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个时候如果经过积极的干预,她的症状是可以不再出现的。幸亏老人血管栓塞的面积很小,经治疗已能下地行走。

“我们的脑血管分前循环和后循环,也就是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如果是前循环缺血,会出现一侧肢体或面部的瘫痪,或者是偏身感觉障碍或偏盲等。而如果是后循环的话,可能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征兆,或者是视物重影,交叉瘫痪、麻木的表现。”张艳丽提醒,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了这些征兆一定要及时来医院就诊,医院门急诊和住院防控严格,最大程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保障就医安全。

提醒

安全顺畅就诊谨记这5点

日前,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布公告,该院已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和“新型冠状病毒血清抗体检测”。就诊的患者及(必要)陪同人员注意以下事项:

1.重点关注地区(境外、湖北、黑龙江、内蒙古满洲里地区)来连不满14天患者、发热患者、呼吸道症状患者,无需预约挂号,直接到发热门诊就诊和检测。

2.拟收入手术科室及重点科室住院的患者,需在门诊或收入院后立即进行相关检测。

3.门诊自愿申请筛查的患者,可通过该院微信公众号或支付宝生活号进行预约。

4.新冠检测门诊采取全预约制,需提前预约一周内号源,具体操作流程如下:进入公众号小程序,点击医疗服务;点击在线挂号;其他门诊分类→新冠检测门诊;确定支付。

5.仅行血清抗体检测无需挂新冠检测门诊,各门诊均可开具,就诊当日需空腹。

此外,记者走访发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看到,各个病房均细心地将病房单独分出2~3个房间,如果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发热后,这几个房间就可以作为应急隔离房间,以便进一步排查和治疗。同时,病房实施全封闭管理,在院患者“一人一陪护”,轻症患者不允许人员陪护,陪护人员均须办理陪护证明,并保证在院期间不换人。病房严格的门禁制度,住院楼每天19:00至次日7:00封闭,禁止人员进出。

呼吁

提前备好“卡码”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大连各大医院相继采用预约为主的挂号就医方式,控制每日就诊人数和收治患者的数量,进入医疗机构时需要多次扫码、填表,还要进行询问和体温检测,必要的话,还需要提供近期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等。看病就医流程的改变可能会让市民感到不便,但这些改变是防控疫情的必要举措。

记者在医院看到,每天有大量医护人员在门诊楼指导市民现场下载、登录“市民云app”,以及注册、使用“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小程序的“防疫行程卡”。为了市民更安全顺畅地就医,在此,向广大就医群众提出以下建议,不仅需要提前预约就诊,并按预约时间到达医院,不迟到、不过早到,建议广大市民就医前提前备好“一卡一码”,以便更加安全顺利地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