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记录
【战疫事迹】“疫”路并肩战斗
- 文:文化中心
- 摄影:文化中心
- 审校:宋晓妮
- 日期:2020-03-03
贾圣英是医院循环四的一名医生,疫情爆发后,她早早向医务部提交了请战书,积极要求去武汉一线。当得知医院发热留观病房医护人员紧缺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去!”
在发热留观病房的第一个班是2月16日的夜班,在此之前,她安排好父母帮着带看5岁的孩子,由于父亲患有慢阻肺,怕自己的复杂工作环境给家人添麻烦,她简单收拾了衣物及生活用品,在单位附近找了个酒店住下……
刚去发热病房,还需要感染疾病科的医生带一带,她主动向前辈请教相关处置流程和重点注意事项,很快就能独当一面了。24小时白班夜班倒,她说,白班的话,早上8点到下午5点,我就不吃不喝,基本就能保证不上厕所,夜班就得用尿不湿了。有时候实在出汗太多,口渴,也就只是抿点水就好。
紧张高强度的工作之余,她还要考虑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有时候下班顺便买些日用品和蔬菜水果送回家,为了把感染风险降到最低,她就把东西放在家门口,敲门示意一下。天真的孩子最开始还以为是送外卖的,就问:“谢谢你,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王小贝!”她用异样的声音回答,然后转身快速离去。她说,不敢多停留,那一刻心里太复杂了,眼泪打转儿。有一天,她照常给家里送菜,不巧在门口电话响了,接了电话以后,善意的谎言被孩子识破了。“你不是王小贝,你是妈妈,妈妈,你骗人,你为什么不回家抱抱我!”
一个母亲,一个医务工作者,也是父母的女儿,看似都很平凡的身份,面对疫情的当下,都显得那么高大,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先暂时不顾,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的丈夫是大连市三院ICU的医生,作为支援六院的预备队之一,早早便被通知随时准备奔赴六院重症病区。近些日,他参加了多次规章制度、自身防护和床旁超声等相关医疗技术的培训,等待召唤。
两位医生组建的家庭,平时两人见上一面都很不容易,最近更是好久不见,电话里聊得最多的也是互相报平安,“放心,我好着,你当心。”
你好,我们就好,你好,我们就有希望,感谢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这一袭白衣是苍穹下最美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