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保护听力,终生受益

  • 文:宣传策划部
  • 日期:2020-03-03

指导专家:耳鼻喉二科王志强教授

今年3月3日是第21个全国“爱耳日”,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第7个国际“爱耳日”。今年的世界“爱耳日”的主题为“保护听力,终生受益”。为了让大家提高听力保护意识,我们请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科专家介绍听力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声音是怎样形成的?

声音的形成是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带动听骨链振动,并向内传至内耳,引起内耳液体的振动。内耳液体振动引起毛细胞的纤毛弯曲,产生毛细胞电活动,进一步产生神经电信号,并传送到听神经。听神经将信号传导至大脑,并最终由大脑的听觉皮层中枢翻译为声音。在整个听觉的传导系统中,任何部分出现了问题都会产生听力下降。

为什么会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可能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出现。导致听力下降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是遗传因素、耳毒性药物、感染炎症、噪声暴露、耵聍栓塞、肿瘤、外伤等。病因不同,出现的听力下降的性质和程度也不同。

从听力损失性质来看,可分为三类:传导性听力损失、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混合性听力损失。传导性听力损失常见的大多为中耳炎,也有外中耳发育畸形等。先天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为内耳发育异常,后天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为全身或局部疾病、耳毒性药物或噪声,这种情况通常不能通过药物治愈,只能靠着听力干预(如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等)。同时有传导性和神经性听损,则称为混合性听力损失。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超过5%的人口存在残疾性听力损失,也就是说,4.66亿人正因听力问题而生活质量下降。而这包含着的4.32亿成人以及3400万儿童,经专家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9亿人存在明显听力损失,相当于每10人中就有1人听力衰退严重,年龄在12-35岁者中接近50%都面临着听力损失的风险。

如何保护听力?

首先远离接触噪音,如果经常去酒吧等嘈杂场所,可佩戴耳塞甚至降噪耳机。降噪耳机可将环境声音降低15-20dB。飞机起飞及降落时,会对听力造成一定损害。所以建议飞行时,咀嚼如口香糖等食物,在安静状态下欣赏音乐的同时,确保电子音频设备的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使用时间每次应不超过一个小时。其次,注意关注自我听力情况。例如:噪音性听力下降的早期表现,往往不是“听不到”而是出现高音调的“耳鸣”或“耳闷”。所以,一旦有听力问题,建议尽早到耳鼻喉科就诊。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科技术力量雄厚,团队在教研室主任、耳鼻喉二科王志强教授的带领下,在中耳听力重建手术治疗、血管性耳鸣手术治疗、先天性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治疗、骨桥植入手术治疗、人工镫骨植入手术治疗等方面都代表大连地区的最高水平。可以为各种听力障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