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晨报】支架拉栓技术 延长脑梗患者救治的时间窗

  • 文:转载:2019年7月22日《半岛晨报》A15版
  • 日期:2019-07-22

67岁的王大爷家住旅顺,患高血压多年。一天,他早起突然出现言语不清、肢体偏瘫的情况。家人赶紧将他送到附近医院,经过8个小时的静脉溶栓治疗,王大爷病情没有任何改善。在医生的建议下,王大爷转诊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经血管造影等相关检查证实患者基底动脉闭塞。专家团队制定了“支架拉栓”治疗方案。手术进行得很顺利,血管即时开通。术后,王大爷说话清楚,肢体可以活动了。10天之后,王大爷康复出院。“随着新型取栓器械的不断出现,支架拉栓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规范,成为急性脑梗塞的有效治疗方法。”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一科邓东风主任告诉记者说。

支架拉栓 急性脑梗救治时间窗延长到24小时

在中国,脑卒中是导致死亡的第一大杀手,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总量的60%以上。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卒中发病人数为270万,发病率以10%的速度上升,每21秒就有人死于中风。缺血性脑卒中后,脑部血液被阻断的时间越长,病人康复的机会就越低。所以,卒中病人的急救,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时间就是大脑。

得了脑梗,抢救必须争分夺秒,急性脑梗塞越早进行干预预后也就越好。脑梗死发病4.5小时内为静脉溶栓时间窗,也就是说,从出现症状开始,四个半小时内,均有希望使堵塞的血管再通。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尤其是介入技术的出现,急性脑梗的救治时间窗一再延长。邓东风主任告诉记者,2018年以来,支架拉栓的时间窗由原来的发病6小时扩展到了24小时,这意味着更多患者可以通过拉栓技术得到有效的救治。

目前,邓东风主任的医疗团队已经具备了多种评估手段,可以第一时间判断出哪些患者可以通过拉栓技术抢救成功,哪些患者不适合进行支架拉栓。这样的评估,为本来宣布没有救治希望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打开了一扇生命之门。

完善流程 让急性脑梗患者得到无障碍及时救治

邓东风主任告诉记者说,近年来,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因支架拉栓技术受益的患者越来越多。从2016年在大连较早开展支架拉栓技术以来,已经成功救治了80多个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支架拉栓技术无论是开通的成功率、精准性,还是治疗时间窗的优势,都给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的手段。

因为在急性脑梗救治上,技术完备,流程完善,去年在“2018中国脑卒中大会暨第八届全国心脑血管病论坛”上,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被授予“高级卒中中心”。这是对医院脑卒中防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医院脑卒中救治相关技术的认可。“在脑卒中的救治中,我们不仅有完备的绿色通道,还有全面的脑卒中救治技术,支架拉栓就是其中之一。”邓东风主任告诉记者说,今年上半年,神经外科一科进行卒中中心桥接加取栓共14例,血管开通率100%。对于急性缺血以及急性出血患者,开通了24小时绿色通道。在急救过程中,神经外科一科有两组4名医生,24小时随时待命,如果适合支架拉栓,会以最短的时间安排手术。患者从急诊入院到支架拉栓手术实施,用时最短的一位患者不到50分钟。“随着拉栓器械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支架拉栓技术的血管再通率一再提高,明显优于静脉溶栓的30%”邓东风主任告诉记者说,由于脑卒中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神经功能缺损、神经细胞坏死,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脑梗的治疗应该把握黄金救治时间,越早救治,预后就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