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晕车药最适合你

  • 文:转载:合理用药科普
  • 日期:2019-04-18

晕车,在医学上被称作晕动症,是1881年由Irwin首先提出,一般晕动病的症状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上腹不适、呕吐、出冷汗、胸闷、四肢冰冷、心慌等。

究其原因,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且没有统一的定论,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是前庭器官敏感性过高的学说——前庭功能稳定性不良是产生晕车的主要原因,而加速、旋转、颠簸以及摇摆等运动会刺激前庭器官,引起一些列“晕车”反应。另外,对乘车的紧张不安与恐怖感、消化系统状况不佳、睡眠差与过度劳累以及过饥或过饱会加重“晕车”,所以在乘车前一定要注意避免这些因素。

药物治疗是目前晕动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包括以下几类:

1、抗组胺药——苯海拉明、茶苯海明、异丙嗪、美克洛嗪等,是晕车首选药物,具有抗晕止吐的功效。

2、抗胆碱药——东莨菪碱、苯环壬酯等,主要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而发挥作用。

3、钙离子拮抗剂——桂益嗪、盐酸氟桂利嗪等,可以增强脑部供血,提高晕眩耐受力。

4、拟交感神经药——地芬尼多等,具有抗晕、镇吐双重作用。

5、中草药——生姜、藿香正气、小半夏汤等。生姜取材方便;藿香正气安全有效,常用于航空晕机;小半夏汤由生姜、半夏两味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抗晕止吐的功效。

如此多的晕车药各有所长,总体来说都是从治疗晕眩,缓解胃部不适两个方面改善晕动病的症状。具体选择何种药物,大家可以按照出行的时间和距离确定。

中短距离出行可以选用地芬尼多片、茶苯海明片等口服晕车药。

这类药物吸收一般较快,在服用30分钟后起效,因此建议在乘车前半小时至1小时服药,起效时间一般在4~5小时。值得注意的是,服药时间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茶苯海明,每4小时服用一次,一日服用4~6次左右;地芬尼多一日3次。服药后若仍出现晕车症状,应避免再次服用,以防药物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长距离出行可以选用东莨菪碱。

东莨菪碱一般制作成透皮贴使用,贴后至少4小时后才会发挥抗晕动病作用,药效可维持2~3天。一般贴在一侧耳后没有头发的干燥皮肤上,等乘车结束后应及时取下,否则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长距离的旅行可选择该药。
大多数晕车药对神经系统都有一些影响,所以8岁以下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的儿童,应该禁止服用晕车药。可以采用其他物理方法治疗晕车。

另外青光眼患者应严格禁用晕车药。孕妇应当禁用晕车药。

多数晕车药在服用后会想睡觉,如需避免,则应选用镇静作用轻微些的药品。晕车药不可和其他感冒药、抗组织胺药(过敏药或鼻炎药)、镇静药、镇咳、去痰药等并用,也应避免合用胃肠镇痛、镇痉药。

“是药三分毒”,服用晕车药时,应注意用药间隔与用药剂量,不要因为怕晕车而私自高频次、大剂量用药,以免加大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