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下肢深静脉血栓小贴士

  • 文:血管外科 孙颖
  • 日期:2018-11-15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以下肢多见。形成因素:1.静脉壁损伤。2.血流缓慢。3.血液的高凝状态。


●下肢深静脉血栓有哪些危害?

若未予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致残。急性发作期由于血栓脱落所引发的肺梗死也是猝死的原因之一。

●哪些人容易得深静脉血栓?

长期卧床的病人、老年人、恶心肿瘤的病人、产后妇女、手术及创伤后的病人,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有遗传缺陷所致的原发性血液高凝状态的病人。

●得了深静脉血栓有哪些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患肢肿胀,皮肤红,皮温高,严重的时候可以出现水疱,也可出现疼痛,直立时更疼,也可出现低热,严重者可以出现股青肿,就是剧烈疼痛,皮肤发亮,伴有水疱或者血疱,皮肤变成青紫色,出现高热,甚至休克。


●我们需要注意的有哪些?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发病后10-14天内绝对卧床,患肢禁止热敷、按摩,抬高患肢,必要时给于镇痛药物,警惕血栓脱落。那么血栓脱落会怎么样呢?这就要说说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的并发症肺栓塞了:若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平卧,避免做深呼吸、咳嗽、剧烈翻身,立即入院进行抢救。

●记住以下的健康教育

1、保护患肢:使用弹力袜减轻症状,避免久坐及长时间行走。

2、饮食指导:进食低脂,高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戒烟, 防止尼古丁刺激引起血管收缩。

3、适当运动,促进静脉回流,预防血栓形成。

4、定期复诊:若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平卧或抬高患肢仍然不缓解,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