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糖尿病与感染,你应该知道的那些知识
- 文:胆道微创外科
- 日期:2018-01-2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日益突出,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并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高血糖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那么,糖尿病与感染,我们还有多少没有了解呢?请看世界感染控制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带给大家的最新警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其患者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胰岛素是一种帮助机体葡萄糖转化的激素,而糖尿病患者要么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要么是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会使血糖水平飙升,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失明、心脏病、肾脏衰竭以及下肢截肢等。
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不能产生胰岛素。食物中的糖和淀粉需要机体分解成名为葡萄糖的单糖来提供能量,而胰岛素正是机体细胞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激素。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如果患者是这一类型,其机体存在胰岛素作用障碍,被称为胰岛素抵抗。在发病的初期,胰腺能够分泌额外的胰岛素来补充,但一段时间后,胰腺无法保持超负荷状态,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机体的血糖处在正常水平。
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常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是导致机体感染的中心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血糖
高血糖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白细胞内糖代谢紊乱,糖酵解能力降低,导致中性粒细胞趋化、吞噬、杀菌能力下降。此外,长期高血糖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尤其是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女性外阴部,常引起链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和念珠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2、代谢紊乱
糖尿病时体内代谢紊乱,蛋白质分解加速,合成减慢,免疫球蛋白、补体生成能力减弱,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导致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作用减弱。
3、胰岛素缺乏
机体免疫细胞上存在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在体内外均能促进B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使抗原呈递作用增强,胰岛素缺乏可使免疫细胞中和、吞噬毒素、血清调理素及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因而降低免疫功能。
4、血管病变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血管病变,使大、中和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血流缓慢,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影响了局部对致病菌的及时清除。
5、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感觉异常减退,一旦遭受损伤(溃破、挫伤、烫伤)常不易早期发现,易致感染;而自主神经病变常伴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肌无力,可致尿潴留,常需插尿管,为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定殖、繁殖提供了条件。
6、皮肤的完整性受损
由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广泛存在,从而使皮肤易破损,故成为病原微生物的门户。
1、耳、鼻、喉感染:鼻腔和咽喉真菌感染几乎可以认为是糖尿病患者的特异性感染。症状包括剧烈的耳痛以及有耳分泌物。甚至可见于外科疾病,如胆囊炎、阑尾炎,肝胆系统胆系统感染,以及术后感染,败血病等。
2、尿路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是其发生尿路感染的最主要原因。导致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有: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肠球菌以及念珠菌。较常见的尿路感染为肾炎和膀胱炎。
3、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糖尿病患者和容易发生腿部感染和创伤(被称为糖尿病足)。反复的外伤以及劣质的鞋袜可能导致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发生。如果这些感染没有进行及时且恰当的治疗,将有可能导致截肢。
糖尿病并发感染应及时发现和治疗,即便轻微的感染亦不可忽视。控制糖尿病合并感染需根据糖尿病病情,感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以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疗效及时调整。
1、严格控制高血糖
糖尿病并发感染的治疗首要的是降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是治疗的关键。因为高血糖不但是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而且还是免疫功能降低的重要因素。合并感染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血中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致高血糖因子增高,反过来使血糖升高,使感染更难控制。对感染较严重者,应及时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有条件时可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血糖较高时(大于11.9mmol/l)也可先静滴胰岛素或静脉泵入胰岛素。如没有特殊禁忌,可考虑加用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增强胰岛素的疗效。
2、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
感染一旦确定,应尽早做痰、尿、血、脓的涂片检查,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最佳的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可以联合为主,足量足疗程。
3、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糖尿病患者存在着糖、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紊乱,尤其是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加强,易发生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是糖尿病患者易患和加重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治疗感染期间,不应过度节制饮食及减肥。要足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补充微量元素。进行营养支持时最好采用肠内营养,这样放可避免血糖的大幅波动而易于捡测,也可避免肠外营养的各种并发症。此外还需注意卧床休息,暂停常规的运动治疗。
4、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证的变化,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由于糖尿病患者往往各主要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使得对感染多造成的代谢压力代偿能力下降,易并发功能衰竭。如并发肾功能衰竭时使机体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能力下降,易并发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糖尿病多为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多为重症感染,易并发呼吸衰竭,发生续惯性脏器功能衰竭,所以应及时吸氧、甚至机械通气治疗。
5、此外,要教育糖尿病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控制糖尿病的代谢紊乱,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护好局部损伤,减少感染的发生,流感流行季节预防性注射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