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报】昨天,大连上演直升机“救援”

  • 文:转载:2017年7月24日《新商报》A14版
  • 日期:2017-07-25

在美国大片中,我们常看到这样让人血脉偾张的场景:伴随着螺旋桨急速的轰鸣声,一架救援直升机稳稳地降落在医院楼顶,一名患者身上绑满了仪器被放在担架上抬了出来,然后,医护人员顶着风奔跑着进了手术室。这两天,一直有一架橘红色的直升机在大连上空盘旋,一会儿落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停机坪试试,一会儿又飞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看看。不少市民的朋友圈瞬间被“高大上”的飞机刷了屏,难道,大连的急救也如美国大片一样先进了吗?老百姓可以“打飞机”上医院看病了吗?记者了解到,这其实是一家通航公司在进行直升机救援演练,飞行员提前来踩踩点儿。目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和即将落成的大连市儿童医院新大楼都设有直升机停机坪,通过专用电梯可直达手术室、急诊科。大连这项业务还在试水阶段,相关洽谈合作和手续审批正在进行之中。不过,由此看来,一直被视为“新鲜事物”的直升机救援的普及应用时代可能即将就要来临。

空中救援刚刚起步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遇到突发疾病或交通事故时,第一反应都是呼叫120救护车。但在堵车严重或者距离太长,救护车无法及时到达现场、患者的病情又一秒钟都不能耽误的情况下,救援直升机最快速度响应,就能及时把患者送往医院。

记者曾经在采访大连多位有国外访问学者经历的医生时了解到,很多发达国家或地区,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将直升机院前急救作为一项基本的医疗服务保障。直升机可以在30分钟内起飞,60分钟内到达事发地,并将患者送至距离最近的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它对重大事故创伤者、急性心梗、脑出血、脑梗塞、急性中毒等危急重症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时期”的“非常救援”举措。

相比于成熟的地面救援网络,空中救援发展基本上是空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大连基地可提供交通事故、冰雪天气造成道路封堵的救灾与救伤工作,以及空投物资和救护伤员等。大连基地的直升机航速在每小时220公里,相当于从大连飞抵沈阳只需要2小时左右,瓦房店、普兰店等地向市内转运也就分分钟的事儿。不过,目前基地更多负责的还是海上救援及转运工作。比如,渔民不慎被缆绳绞伤,由直升机转运至陆地,再由救护车送往医院。不过,记者也看到,在这片新兴的“空中战场”,已经有几家民营通航企业拿到了民航甲类运行单位资质,开始与医院展开合作,加入救援战队。

空中救援每小时4万~6万元

虽说生命是无价的,但毕竟是“打飞机”上医院,这急救的费用,恐怕是普通老百姓很难承担的。记者联系上大连本地一家通航企业,他们去年6月14日拿到的资质,目前购买了单价4000多万元的直升机,计划把机舱后排4个座位都拆了,以便安置担架和专业医疗设备,逐步开展空中救援项目。

“目前,市场上空中救援费用以小时为单位收费。救援费用还是挺贵的,一般每小时需支付4万~6万元。”其综合部副部长告诉记者,机型不同价格也会有所差别,但总体来说由于直升机运营成本高昂,导致服务费用很昂贵。尽管如此昂贵,该企业透露也可以进行公益援助,当发生灾难、车祸或危急重症时,经医疗主管部门和军民航的管制部门审批准许起飞后,可以为大连市民及城市免费提供海上救援、医疗急救、消防应急等服务。此外,记者也了解到,业内也在尝试用保险来降低需求者负担的费用。此次在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和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试飞的这家上海通航企业,借鉴国外经验,与国内外保险机构联合开发直升机空中医疗救援保险产品。面向社会推出空中紧急救援保险,每人每天1~2元钱,被保险人在发生意外时,就可以享受通航企业提供的直升机紧急救援服务。记者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