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技术】砥砺精进 技术鼎新

  • 文:宣传策划部
  • 日期:2017-06-12

岁月如歌。在沧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步履坚定地走过了百余年历史长河。翻阅这样一部厚重的医院史,不仅医院大气沉稳的百年建筑、宏观长远的发展蓝图让人惊叹,其名家英才荟萃、医疗技术强大、诊疗设备先进的雄厚综合实力也格外令人瞩目。

1947年

医院自办护校,学制为2年,共办5期,培养护士310名,为全国铁路各大医院护理队伍充实力量。

1948年

医院收治了一位鼻子被炮弹炸飞的胶东女民兵。在日本专家的指导下,医院治疗团队对这位患者进行了鼻再造手术并获得成功。

医院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一例由电锯造成的拇指离断再植手术,获得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

医院各学科技术力量已具备相当实力,各学科主要负责人参与大连市其他医院疑难重症的会诊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医院手术室创新小组

医院向全国各地输送人才


1956年第3期《中华眼科杂志》发表了医院角膜移植手术的学术论文


1952年

医院眼科(开始)开展费拉托夫角膜移植术(8mm角膜移植手术),陆续让三十多位盲人患者重见光明,在全国眼科界引起轰动。在当时被誉为中国医师的巨大成就,主要完成此项成果的三名医师也获得省、市劳动模范称号。

医院正式归属中国自主管理。医院的年轻医师们刻苦钻研业务,积极创新改革,完成了一些高水平、开创性的工作,有些学科的技术实力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为铁道部技术培训中心。医院将培养和积蓄的人才输送到了全国铁路和地方院校、医院,其中多数人担负起创办医院和学科的重任。

1960年

旅大市在医院建立首家外宾专用病房和门诊,为来连的外宾和港、澳、台地区的患者及外轮代理公司提供医疗服务。

1965年

根据旅大市委和卫生局的指示,医院成立特诊门诊担负旅大市指定专诊的医疗。

1971年—1977年

医院经过“三次整顿”取得了卓越成效,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质量,强化了医疗、护理三级负责制,成为辽宁省乃至全国的典型。

1978年

辽宁省卫生厅在医院召开了省医疗系统整顿经验现场交流会,医院的整顿成果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内及省内多家医疗单位到医院来参观学习。

铁道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经验交流会

护理整顿初见成效,医院举办交通部护士长培训班


北京十大院校护理专家来院参观学习


1988年

第九届世界麻醉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医院麻醉科孙秀杰主任被推选为大会主席。会上,孙主任作了《神经安静镇痛静脉麻醉与复合氨氟醚吸入麻醉的比较》的学术报告。


1988年,麻醉科孙秀杰主任参加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九届世界麻醉会议,当选为大会执行主席。

上世纪90年代—2014年

医院1992年在辽宁省首批晋升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当年,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曾境遇瓶颈,但全体职工仍能励精图治,固本坚壁,精进而上,为后来医院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学附属医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