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在市内率先开展电视纵隔镜手术

  • 文:心胸外科
  • 摄影:心胸外科
  • 日期:2009-05-19

家住瓦房店市56岁的郑女士,三个月前,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并伴有咳嗽。起初,她以为是感冒,没有理会;过了不久,胸闷等不适经常出现,并且逐渐加重,于是她到当地医院做了检查,发现胸腔内有一个7厘米大的囊肿;医生告诉她,囊肿长在心脏和大血管旁边,对心脏、肺脏产生压迫,所以会感觉不适,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看到郑女士体质肥胖,加之囊肿较大,当地医生告知手术需要在胸部开10-15厘米长切口才能切掉囊肿。这么长的切口,无论是术后恢复还是从美观角度考虑都让郑女士对手术有顾虑。随后,她又来到市内某大医院,这个医院的医生告诉她:手术需要至少三个切口,两个切口长度分别为2厘米,另一个切口要3-4厘米;得知这种情况后,郑女士还是感到很恐惧。迟疑中,经朋友介绍,辗转来到我院胸外科,接受了我院在市内率先开展的“电视纵隔镜”手术。

令家人惊奇的是郑女士手术后未感明显疼痛,因此没有使用任何止痛药物,术后4天即康复回家。更让郑女士不太敢相信的是手术后胸部只留下一个3厘米长的切口,这样小的切口却取出了7厘米大的囊肿。

据手术医生赵志龙博士介绍,郑女士接受的是“电视纵隔镜手术”。该手术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技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拥有其它手术方法无法替代的优势。此外,该手术不仅可以切除纵隔肿物,还可开展纵隔淋巴结活检、胸膜肺活检、胸膜粘连固定术等项目。目前,我院开展的几例“电视纵隔镜手术”都取得了满意效果

据悉,在大连市,我院是首家引进纵隔镜并在市内率先开展电视纵隔镜手术的医院。

该设备一端是一个鸭嘴形的探头,手术时只需在肋间开一个纽扣大的小洞,这个小家伙就能顺势探入。由于它顶端有个小镜头,医生可通过电视屏幕分辨出脏器、动脉血管和神经组织等,清楚地观察到整个手术视野,并在电视纵隔镜引导下借助电刀将病灶切除。

收稿日期:2009-5-11

相关信息:

纵隔镜手术,全名叫电视纵隔镜手术(Video-mediastinoscopy, VM),是胸部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取材满意等优点,迄今为止,电视纵隔镜手术乃是纵隔疑难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肺癌治疗前病理分期的最重要检查方法。

纵隔镜1959年由Carlens首创,70年代引进我国,其临床应用已有40多年历史,但在我国发展很慢。近年来,随着电视胸腔镜的发展与广泛应用,纵隔镜的研究者们有效地解决了纵隔镜尾端连接纤维光缆和摄像头,并可直接接到电视胸腔镜的监视器和摄像机上,改善了术者的视野,方便了助手的配合,同时也可接电脑和彩色打印机,随时完成对手术资料的保存。至此,电视纵隔镜手术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采用。

资料来源于网络,本站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