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大连晚报】高处摔下脚后跟严重骨折微创复位两月后行走自如
- 文:转载2016年8月29日《大连晚报》B7版
- 日期:2016-08-29
两个月前,来大连务工的李大哥在工地上不慎从两米多高的地方摔下,万幸的是因为脚先着地,李大哥的脊椎、骨盆及头、胸等部位无大碍,但是,李大哥的后脚跟出现较严重的骨折。“患者来就医时,外观来看,足跟局部疼痛、肿胀、压痛明显,有皮下瘀血及跟部畸形,不能负重且关节活动受限。CT检查显示,患者的跟骨体完全粉碎,关节面中部塌陷,向两侧崩裂。”据接诊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造船分部骨九科蔡治平主任介绍,李大哥是典型的跟骨骨折,而且是全部跟距关节面塌陷骨折。针对李大哥的情况,蔡治平主任为其进行了C臂机透视下的微创闭合复位及闭合多钉固定手术,手术非常成功。一个月后内固定撤除,一个半月后功能恢复良好,两个月后,李大哥已经行走自如,没有出现任何后遗症。
跟骨骨折治疗不当易出现后遗创伤
蔡治平主任介绍,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跟骨骨折一直是骨科医生比较头疼的问题,由于跟骨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创伤机制和骨折类型多样,且局部软组织覆盖条件差,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足跟部持续性疼痛、畸形、走路困难等后遗症。”有着20多年骨科治疗经验的蔡治平主任近些年一直研究探索跟骨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他认为,早期就诊的跟骨骨折患者,非常适合微创手术,即采用闭合恢复加闭合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因为传统大切口复位手术不仅创伤大,而且功能恢复仅为60%,采用微创手术则可将功能恢复提升到80%。之所以微创手术可以将跟骨的功能恢复得更好,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在于,大切口复位手术需要等待皮肤消肿才可手术,但根骨为松质骨,在等待皮肤消肿的过程中,跟内很可能会出现畸形愈合,造成骨折线不清晰,为之后的复位及固定带来极大的困难,由此易出现因跟距关节对合欠佳、关节粘连和僵硬、形成骨刺以及跟骨畸形愈合等造成的患足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的后遗创伤。
微创手术效果好但对医生技术要求高
对于跟骨骨折,微创手术的优势是明显的——无须等待消肿,对皮肤条件不限,可以实施急诊手术;早期复位早期固定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功能恢复;不剥离骨膜,对血运几乎无破坏,加速康复;无大切口,患者费用低、用院快。但对于骨科医生来说,要熟练掌握跟骨微创手术技术并非易事。蔡治平主任介绍,跟骨为异型骨,而且每个人的跟骨都有差异性,因为要实施闭合复位,这就要求医生有非常好的解剖学基础,同时也要有极强的阅片能力。“CT的出现确实为跟骨骨折的微创治疗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但要准确地根据CT片对骨折进行分型并制定手术方案,也需要医生有非常好的阅片能力。”在蔡治平主任看来,学习曲线长是许多年轻的骨科医生对微创手术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跟骨骨折的微创手术要借助C臂机进行,医生为了防范“吸线”需要穿厚重的铅衣,这也令一些年轻医生很纠结。“但是我相信,只要患者反映好,这项技术一定能被发扬光大,毕竟微创手术的适合症越来越宽,而且临床效果都已得到明确证明。”文/赖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