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超声引导MST技术PICC置管成功
- 文:肿瘤科
- 摄影:肿瘤科
- 日期:2010-07-12
为了解决肿瘤科患者需要化疗且长期静脉输液导致血管条件差、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等问题,日前,科室为9例患者选择肘上血管实施在超声引导下应用塞丁格技术(MST,微插管鞘技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获得成功,并在临床逐步推广。据悉,该项技术的应用在大连市领先。
据介绍,PIC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液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输液通道,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长、维护方便、减少患者痛苦和降低护理工作量等优点,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临床,如: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病人输液、ICU病人及反复采血、输入血制品者。置管成功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有静脉炎、导管堵塞和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超声引导下应用塞丁格技术实施PICC穿刺置管,使得PICC穿刺方法又有了新的突破,从而减少了组织损伤,提高一针穿刺成功率,降低了置管成功后并发症的发生等。塞丁格微插管鞘技术是利用导丝及扩张棒将导管置入,代替了传统的导管经套管置入,在血管超声引导下实施PICC,能让操作者更直观地观察到血管的解剖结构,增加对予穿刺血管定位的精确性,实时引导,全程可见,具有损伤小、定位准、提高导管-血管密闭性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血管又看不见、摸不着的患者。
收稿日期:2010-7-12